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所以這裡回答的實際上是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要吃爆米花。
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
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閒娛樂時的主要零食,至少從20世紀初開始,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遊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
但在最開始,它並沒有和看電影緊密聯繫在一起。
1905年鎳幣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一種空前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時使各種真人綜藝雜耍邊緣化。
在這個時候,賣爆米花還只是鎳幣劇院周邊的一些攤販自發行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
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
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呢?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
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一、零食利潤不足觀;二、會汙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
即便是這樣,大多數電影觀眾並不覺得看電影吃零食是很丟人的事情,絕大多數電影院門口都有賣零食的攤販,很多觀眾會買好帶進去。
爆米花及零食正式引入電影院是30年代後的事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主要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大蕭條期間電影院經營困難,開源增收的壓力很大。
所以一些非從屬於五大片廠(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福斯、雷電華)的獨立影院開始賣些簡單的糖果。
它們嚐到了甜頭,於是這種做法迅速推廣開來。
30年代幾乎每家電影院都有了自己的小賣部。
糖果之後是爆米花。
30年代後期,爆米花售賣裝置成為電影院的標配。
當然為什麼是爆米花,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爆米花製作簡單,它的香味對等待的顧客是很大的誘惑,而且價格便宜,它是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消費量沒有下降的少數食品之一。
另外,爆米花製作技術改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爆米花攻占電影院,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電影上流化路線的一次失敗。
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之後,它的年產量暴增20倍。
它的熱銷甚至帶動了玉米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
二戰期間,食糖管製,爆米花更加成為看電影時唯一的零食選擇。
40年代中期,美國爆米花產業和好萊塢電影一起達到史無前例的最高峰。
不過,外界對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並非沒有批評的聲音,4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出現批評看電影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的文章,還有人出台「觀影禮節」之類的指南,勸說觀眾放棄吃爆米花。
順便一提,二戰結束後,食糖管製解除,可樂等軟飲料才開始進入電影院。
爆米花等零食銷售對電影觀看習慣也有不少影響。
例如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即使不太長的電影也有中場休息,原因不過是給電影院提供二次販賣零食的機會。
50年代後汽車影院興起,觀眾在自己車上吃起來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圍出現小型餐吧,賣的就不僅是爆米花和可樂了,還包括熱狗、冰激淩、奶昔、三明治、咖啡、漢堡、薯條、披薩……60年代之後,零食經營越來越係統化和專業化,已經無可置疑地成為電影院利潤來源的一根支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9世紀上半葉,北美捕鯨人去智利時,發現了當地流行一種有趣的吃法:將玉米置於高溫下,讓穀物受到內部強壓,澱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堅硬穀殼爆炸。
這就是爆米花。
他們覺得這種小東西很可愛,就帶回了新英格蘭。
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來,1848年,它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小零食,還被美國字典收錄。
幾十年後,蒸汽爆米花機的發明加劇了這種零食的流行程度。
爆米花開始能脫離廚房被大批量生産,能流動販賣,人們可以方便地在室外看運動會、馬戲和參加集市時購買,加上誘人的香味,它很快成為路邊小販首眩大街上隨處可見,各種娛樂場所更是賣的紅紅火火,除了一個地方——電影院。
1912年,一位小販賣給孩子爆米花。
那時有聲電影還沒有問世,無聲電影早期用的字母限製了觀眾的文化水平,電影院也都致力保持這種上流的品味,擔心爆米花會弄臟地毯,也不希望那些修養好的顧客受到吃爆米花時發出的聲音幹擾。
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那些文化並不高的人也能來觀看了。
到1930年,美國每周去看電影的人達到了9千萬之多,電影的聲音已經可以蓋過吃零食的聲音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這些還不足以讓電影院採取行動,不過至少他們對要不要開放觀眾帶零食進來已經遲疑不決。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給電影業和爆米花帶來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機會。
為了找到一個便宜的地方消遣,人們都湧向電影院。
只要包裏有5到10美分,就能享受到爆米花這項“奢侈品”,這在絕大多數人的接受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玉米的成本很低,10美元一大包的爆米花玉米粒能用很久。
當時的街頭小販把握了這個商機,開始在電影院外面擺攤售賣爆米花,因為買的人多,早期的電影院在衣帽間外邊還專門掛著標識,要求觀眾寄存衣帽和爆米花。
爆米花就這樣成為了最早的影院中偷偷摸摸攜帶的食物。
1946年美國好萊塢IRIS電影院售賣的爆米花。
盡管仍然想維持影院的外觀,也沒有建造合適的通風設備。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攜爆米花入場,電影院老板終於覺得這個商機不可忽視,他們開始把大廳租借給小販,允許他們售賣爆米花。
雖然位置更多是像是在影院前的街道上,小販們也樂意,這反而可以拓寬生意——既可賣給觀眾也可賣給街上的人。
後來,劇院經理逐漸意識到,若省去中間商,直接出售爆米花,他們可能會獲得更多利潤。
於是,很多影院開始自設爆米花機,但也有影院仍然拒絕引入,覺得爆米花機會降低他們的檔次。
20世紀30年代中葉,電影院生意開始走下坡,很多影院開始虧損。
但只有那些轉向賣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影劇院幸免於倒閉。
這使得很多影院轉變了態度,開始自己販賣零食。
50年代洛杉磯的Leimert電影院在大廳售賣爆米花。
二戰使爆米花和電影院的關係更密切了。
糖類出口國菲律賓等切斷了對美國的貨源,糖原料開始短缺,實行定額配給。
這使得存在競爭關係的零食糖果和碳酸飲料也跟著短缺。
爆米花開始獨秀一枝。
到1945年時,它和電影的關係已經非常牢固:美國消費的半數以上爆米花是在電影院中。
在電影開場前或放映中,電影院為他們的特許經營商店大做廣告,吸引觀眾去大廳買零食。
1957年上映的一段40秒長的廣告Lets All Go to the lobby(一起去大廳吧)成為經典。
20世紀60年代電視出現了,人們開始選擇在家看電影,而爆米花在家裏吃的不多,主要因為不易製作:需要有爆米花機、油、黃油、食鹽和其他材料。
爆米花銷量開始持續下降。
這時,一項新産品問世了——EZ Pop,只需將其放到爐子上就可自動製作。
爆米花變得簡單易製,在家裏也開始流行起來。
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波爐的普及,爆米花更加興盛。
這樣,即使在家中,傳統的爆米花和電影或娛樂之間的聯係被延續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電影院文化逐漸傳入其他國家,“看電影吃爆米花”的習慣也一起打包出口。
發展到後來,人們想到電影院已經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也已經成為一件約定俗成的儀式性事件:人類有著這樣的習慣,一旦適應了將某種特定食品與某類環境聯係起來後,就會一直不停地吃著它。
於是,看電影時,人們就會不假思索的去買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