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痧」就是體內氣血淤積、阻塞,藉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許多人熱衷傳統的刮痧療法,把自己的皮膚刮得火辣辣的,充血發紅還未過癮,直到刮出大片暗紅的「痧」才舒坦,感覺一身輕鬆。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痧」實乃皮下出血,與情侶們喜歡在對方脖子上製造的吻痕差不多。
刮痧是用湯勺、動物骨頭、水牛角、玉器、金屬等做成的痧板,在人的背部、頭部、面部等處反覆刮動,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以治療疾病。
然而在現代醫學中,刮痧所依據的經絡穴位沒有解剖學的基礎,刮痧後皮膚上留下的紅色其實是痧板刮破了皮膚內大量毛細血管,導致皮下出血。這些皮下出血過幾天便會消散,不會留下色素沉澱,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刮痧的療效在現代醫學裡,到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而對於減緩疼痛的功效可能是與刮痧部位的微循環上升有關。

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
刮痧的部位
人體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
常用的有第七頸椎上下左右四處,
喉骨兩旁,兩臂彎,兩腿彎,脊椎兩旁,
前胸肋骨間,後背肋骨間,
兩足內外踝後的足跟肌腱處,左右肋下肝脾區,
以及兩肩胛崗上和崗下等處。
背部刮痧取俯臥位,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最常刮的肩頸部位則是可以退燒、去暑、
袪風寒的「頸三條」。
這個部位居於頭、頸交界之際,若是緊繃,
會造成全身氣脈不通,熱氣無法消散..
如何正確刮痧呢....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製成的專門的刮痧板,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刮痧的適應症
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的過程
先將準備刮痧的部位擦淨,用刮痧板的邊緣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確定部位進行刮痧。刮痧要順一個方向刮,不要來回刮,力量要均勻合適,不要忽輕忽重。如有痧症,連刮兩臂彎十幾下,即出現暗紫色的條條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處可刮20下。
如患有頭痛或喉痛,則取坐位;
頭暈眼花或胸腹疼,則取仰位;
如肩背腰骶等處疼,則取俯臥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紹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
病人立即感到輕鬆,可讓病人休息幾分鐘,
在前胸、後背肋間、頸椎上下,或兩肩腫崗上崗下,
再每處刮動十餘下,再飲糖薑水或白開水,
病人會異常舒暢。

刮痧的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
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
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
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
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
(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

任何部位都可以刮痧嗎?
刮痧時遇到胸部乳頭處,
臉部、足部出現紅血絲的部位應避開。
不宜刮痧的情況及族群
1.有出血傾向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疾病、
凝血功能不正常、白血病患者以及嚴重貧血等病症患者。
2.肝腎功能不良、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期。
3.惡性腫瘤、不明原因腫塊的部位、
嚴重下肢靜脈曲張部位禁止刮痧。
4.糖尿病患者皮膚有潰爛處、皮膚表面有傷口
如春青痘,不宜在傷口處刮拭,以免傷口出現感染。
5.不明原因腹痛、內臟出血禁止刮痧。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6.韌帶、肌腱部位的急性損傷、骨折、
外科手術疤痕處,三個月內皆不宜進行刮痧。
7.婦女月經期間、懷孕期間、酒醉、
飯前及飯後半小時不宜。
8.腦神經衰弱的患者避免睡前刮痧。
並且要隨時注意刮痧過程中是否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就要停止刮痧,並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喔!!
貼心提醒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保健功效也會因 每人體質的不同而有差異,若有疾病困擾,還是要就醫尋求專業諮詢喔!現在就分享出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