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知去寺廟看到大佛像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 , 原因竟然是這樣子...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告訴你知去寺廟看到大佛像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 , 原因竟然是這樣子... 觀看人數:5237  

 

去寺廟看到莊嚴的大佛像,觀世音菩薩像,有時會悲從心來,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我該怎麼辦?

阿彌陀佛!您看見大佛像、觀世音菩薩像會流淚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是感應。看見佛菩薩想哭,看見出家人也想哭,看見有人弘揚佛法也想哭,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執著,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告訴你知去寺廟看到大佛像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 , 原因竟然是這樣子...

(本圖擷取自網路)

從佛理上來講這是喚起自己的深層意識,無始劫以來都是有修行過,想到佛,念佛,聽到佛經、佛音,見到佛菩薩,在八識田裡頭喚起這種記憶,所以悲從心起,想哭,這是正常現象,但是不可以執著,過一段時間逐漸也就好了。

應 於一切相「不執著」,《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楞嚴經「七趣總結分」文中有雲:「……欲得菩提,要除三惑(見思 惑、塵沙惑、無明惑)。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

告訴你知去寺廟看到大佛像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 , 原因竟然是這樣子...

(本圖擷取自網路)

因 此於諸種修持,自心清淨,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不被境轉,乃修行至要法門。修持佛法的人,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也不動其心。佛陀在《金剛經》中開示: 「如果又有一人,能夠信受奉持此部經,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夠為他人解說,那麼,他所得的福德果報更要勝過布施七寶的人。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十方一切諸佛,都從此經出生,此般若法為諸佛之母;又一切無上正等正覺法,亦從此經出生,此經又為諸法之母。因此,如果沒有此經,也就沒有十方一切諸佛,以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法。」

修習《金剛經》為他人解說,哪怕只有四句偈!您不要小看這四句偈,如果聽到佛經的人根器夠,一聽這四句偈,就能馬上心有所悟!悟到什麼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剎那,心念生滅了多少?它一直在變化!生滅無常。

我們的身軀,是過去生業(行為)的造作,業力牽引,生命才來到這個世界。他今生就能珍惜生命,加以善用,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靜坐,有一個人愁眉苦臉的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示。不久,佛陀睜開眼來,問道:「你有什麼事?盡管問吧。」

「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後,我的父親非常不讚成。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他認為佛教的戒律太廣泛太嚴格,那能全部受持,不如不要學好了。他這樣強詞奪理地堅持著自己的見解,我費盡唇舌,他還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將累劫流轉生死,墮落惡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親。」

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麼故事,請佛陀開示。」於是佛陀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愚人在曠野走了好幾天,滴水未進,口渴得兩眼昏花,渾身發熱,沿途尋找水源,總不可得。忽然,看到遠處有一條河,河水清潔明淨。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卻不想前去取水喝。

這時候,同路的行人覺得納悶,就上前問道:「你不是口渴嗎?為什麼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愚人拉開嘶啞乾涸的喉嚨答道:「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得完嗎?我怕我的肚子裝不下這麼多水,所以乾脆不喝了。」

路人聽了,不禁搖頭歎息:「真是無知的人,多麼可憐呀!」聽了這則故事以後,青年馬上回家告訴父親。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父親聽了恍然大悟,於是便與兒子一起學佛向道。

告訴你知去寺廟看到大佛像掉眼淚是怎麼一回事 , 原因竟然是這樣子...

(本圖擷取自網路)

弱水三千,取一瓢飲,便能解除乾渴;佛法雖有八萬四千個法門,如果能夠確實奉行一法不違,便能得到利益。「依了義學,不依不了義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依究竟絕對的真理,不依各種方便、不究竟的方法。

《法句譬喻經》中記載佛陀教化弟子依了義的事跡。當時,僧團中有一位般特比丘,天性遲鈍,佛陀曾派五百個證得阿羅漢的比丘教導他,經過三年,還是一句偈都記不得。佛陀非常憐憫他,便親自教他一首偈語:「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

般特比丘聽了佛陀的教化後,感激涕零,並證得阿羅漢果。大家對愚鈍的般特比丘突然悟道,非常訝異,紛紛請示佛陀。佛陀告訴大家:「學道不必貪多,能夠實行最重要。般特雖然只了解一句偈的要義,但他能契入佛法的奧義微妙,一心直入,身口意三業無染。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可 是世間人學得多,卻不究竟,徒然擾亂心神,於道有何益?」佛陀又說了一首偈:「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 行可得道。」中國曆史上,陳朝後主為了提升佛教素質,想要檢核當時出家僧尼。與大臣商議,如果考核落第者,就下令停止修道。

天 台智者大師得知,立即上表勸誡皇帝:「提婆達多能誦六萬象所馱經典,不免墮入地獄;般特日誦一句偈,即獲得阿羅漢果。能否得道,不在多誦!」所謂「佛以一 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教為適應眾生根機,有深淺不一的佛法,在深、淺佛法之中,又依各種法門樹立種種的專修宗派。

佛 法雖然浩如煙海,但是其修持法門是秩序井然,不致使行者眼花繚亂,不知取捨。佛陀告訴我們的各種修持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是適應眾生的程度,適應 眾生的根機而設立的,但不能把這種適應程度和根機的方便法認為是究竟,最究竟者是與佛心相應,這就是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