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好冷,來杯熱飲暖暖身吧!不過事實不然,喝了那杯熱咖啡或酒,可能讓你感覺更冷!而常常保持樂觀笑容,相信自己很溫暖,穿穿白色衣服……卻可能是幫助你保暖的妙方。寒流來襲,想要溫暖過冬嗎?冬季取暖,看看下列這十項,或許對你有幫助。

1.喝熱飲暖身?
當人們在喝一杯熱騰騰的飲料時,舌頭上的神經感受器(尤其是TRPV1受體)會反映給人體,「熱呼呼的東西」來了,準備出汗吧。劍橋大學神經學家彼得‧馬克諾頓表示,「熱飲會觸發體內的降溫機製,這樣反而無助於身體變暖。」而且降低體溫的汗液還需蒸發,可能會沾濕衣服讓人感覺更冷。因此喝冷飲反而能使血管收縮,讓你暖和起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喝酒暖身?
喝酒時感到暖意的原因,是由於血管擴張,使溫熱的血液從體內流向皮膚,但這效果只是暫時的,最終酒精反而大大降低身體的抗寒能力。事實上,喝酒會使人體體核溫度降低,使人容易患上低體溫症,讓你的身體不能通過自然的肌肉打顫來保持體溫。
3.腦袋是散熱口?
有人認為,冬天不戴帽,熱量將大量從頭部散失,此說法來自一項軍隊在極寒天氣裡衣著的研究。但事實上,只有大約7%到10%的身體熱量會從頭部散失,與頭部面積在全身所佔比例相當。因此,只要別在外太空脫掉你的太空帽,都不會有事的。
4.感冒是天氣太冷造成的?
美國公共與衛生服務部消息,「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暴露在寒冷天氣條件中會增加感冒的幾率」,因此暴露在寒冷天氣下並不會「直接」導致感冒。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相反,冬天人們躲在室內時間越長,感冒機率反而增加,因為此時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傳染。不過,冬天暴露在低溫下是有可能削弱免疫係統功能,使潛伏人體內的感冒病毒有機可乘,所以最好還是穿暖和點。
5.穿白色衣服最保暖
理論上說,黑色能吸熱,白色會反光。因此一般認為夏天應穿淺色衣服,而冬天則穿深色衣服,但事實不盡然。白色的衣服同樣可以反射來自身體的熱量,也就是說可鎖住身體散發的熱量,而如果衣服的款式寬鬆效果可能更好。這個說法是根據發表於牛津大學學報上關於鳥類翅膀的研究,但可惜的是還沒有人在人類衣著上證實這個理論,雖然紐約時報1910年曾刊登一篇不起眼文章試圖研究這一理論,但無疾而終。不過這個冬天或許你可以親身嘗試看看。
6.吃點薑餅可能有用
薑常是治療感冒、暈車、胃病的藥方。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修辭意義上,薑可以「使血液流動」、「融化冷心腸」。一項實驗中,餵食老鼠添加薑的食物後,發現薑具有提升體溫的作用。因為消化薑的過程會提高人體溫度。難怪人們冬天會吃薑餅,一般人也相信生薑可以刺激人體,促進血液循環。不過若直接食用生薑可要注意時間,所謂「早上吃薑,勝過吃蔘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當然其他食物也能使你變暖,比如辣椒能促使發汗,糙米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不易消化,也使人更暖和。
7.寂寞心更冷,請常保持笑容
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社會交往的缺乏也會使身體有連鎖反應。也就是說,給別人一張「冷臉」真的會讓人感到寒冷,所以請常保持笑容吧!
尤其被人忽視是不好受的。在一項研究中,要求一組受試者回憶他們被孤立的經歷,而另一組則回憶他們融入集體的經歷。隨後,需要受試者大概估計房間內溫度,結果顯示回憶孤立經歷的一組給出更低的溫度估計值。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而在另一項實驗中,兩組受試者參加虛擬投球遊戲,實驗結束後,回憶孤立經歷的一組對熱乎乎的食物飲料表現出更大的慾望。所以,若是感到房子太冷清,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來做客吧。
8.相信自己溫暖自然暖
西藏喇嘛有種冥想修煉,據說可以用意識提升體核溫度。其實也就是,「相信自己很溫暖,你就會溫暖」。
9.男女溫度很不同
1998年一項調查顯示,男女的體核溫度只有0.4華氏攝氏度之差,幾乎沒有區別。但通常女性的手比男性的涼,兩性的體表溫度有較大不同。研究顯示,肌肉能產生熱量而脂肪負責儲存熱量,男性有更大的肌肉品質,而女性有更高體脂率,因此男性會散發更多的熱量。
10.祖傳的抗寒能力
加利福尼亞大學基因學家道格拉斯•C•華萊斯發現,許多祖先來自於西伯利亞的北歐、東亞和美洲原住民身上能發現抗寒基因,而那些祖先待在非洲更久的人身上就沒有這種基因。因此基因上的差距,也使祖先生活在北方寒冷氣候的人有更強的抗寒能力。
天冷是減肥妙方
試了以上所有方法依然凍得發抖嗎?不過,至少你有可能減肥成功!在寒冷天氣中,身體為了讓自身變暖,會更努力燃燒更多卡路裏,啟動棕色脂肪(棕色脂肪比白色脂肪燃燒效率更高),因此有些人覺得站在凍死人的天氣裡可以幫助他們變苗條。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