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味著: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卡爾· 雅斯貝爾斯 怎麼去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呢? 一、父母對自身角色認識 每一個父母,當孩子一生下來,自覺或不自覺地就對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許。然而,通常父母會希望有一個既乖巧懂事、又聰明能幹的孩子,卻疏於反問自己如何做一個好的“父親”和“母親”。怎樣認識自身的角色呢? 1、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父親與母親同樣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應撥出時間陪孩子,教導孩子。 3、父母應關注孩子身心兩方面的成長,共同找出適合孩子的管教方式並保持一致性。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4、重視父母本身的“身教”。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會怎麼學。 二、認識自己的孩子 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一定很關心他是不是該長牙了、走路了、說話了。現在,孩子入學,家長又開始關心他的發展是不是能跟上別人?其實,每個孩子並不完全是一樣的,好比有些人十個月就會走路,有些人卻要慢到一歲半。只要孩子總體看起來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項的差異而過分憂心。小學一二年級階段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長參考: 1、生長緩慢而穩定。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過剩的精力,很少有靜止的時候。 5、愛賽跑、跳高、跳繩、做模型、玩遊戲。 6、會好奇地提出許多問題要求父母或老師回答。 7、注意力短暫,對於長時間要求注意力的活動易顯出坐立不安。 8、愛畫畫及色彩,可以獨自遊戲或工作。 9、由與鄰座小朋友遊玩,發展到小團體遊玩。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0、因富於想像力,而易產生恐懼。 11、需要爭取成人的注意與愛護,表示嫉妒。 12、從成人的態度、語言或表情來辨別事物的是非,認為受到贊許的事就是對的,受到責備的事就是錯的。 作為孩子的家長,瞭解這一階段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正確解讀自己孩子行為、表現很有必要。 三、愛孩子需要的幾種基本能力 家長應該怎樣去愛自己的孩子,愛孩子需要哪些能力呢?以下供家長參考: 1、溝通能力:親子溝通的過程,要有溫馨、祥和的感覺,若引起彼此之間的僵持或不愉快,則是無效溝通,是沒有能力的愛。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的前提,沒有這個基礎,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會無效。 2、指導能力:指導孩子,要能引發孩子的心智成長,若只是一味的要求與責備,孩子要麼抵觸反抗,要麼消極應付,這是低效的,甚至是反效果的,是沒有能力的愛。促進孩子心智發展才是教育的任務和目的,而簡單的要求和責備卻不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 3、正確評價孩子:認清孩子的能力,幫助他走出自己的路,若凡事要求他跟別人比,只會增加他的挫敗感和盲目攀比心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各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發揮優勢,有利於孩子建立自信。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與自己比,天天有進步,足矣! 4、有效的管教與賞罰:管教方式要依據孩子的發展和需要而適時調整,不可一成不變。賞罰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與一致性。具體做法如下: ⑴ 以愛為出發點:讓孩子瞭解,即使懲罰他們,也是愛他們的。 ⑵ 明確的規範:要製定行為標準,並切實執行,態度溫和。 ⑶ 有建設性:指出孩子的錯誤,並引導他思考,鼓勵嘗試,以探尋正確的做法。 ⑷ 有效的賞罰:多鼓勵、少責罰,每次賞罰前,一定讓孩子明白原委,強化正確行為。 ⑸ 立即糾正:孩子做錯事,立即說明指正,時過境遷再來翻舊帳,效果則差。此外,應避免公開場合羞辱、抨擊,以保護孩子的自尊。 ⑹ 避免情緒化:就事論事,切勿借題發揮,大發脾氣,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 ⑺ 管教態度前後一致:讓孩子有所遵循,可幫助孩子及早建立自我的行為標準。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⑻ 精神物質並重:切勿無限製滿足孩子物質需求,應漸以精神鼓勵替代。 ⑼ 以身作則:孩子由父母的身教所習得的一切,是最自然且不費力的。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是需要能力的,只有有能力的愛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成長並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四、管教孩子易犯的幾種錯誤 1、用刻薄羞辱的話責駡孩子。例:“你總是如此”、“你簡直沒救了!” 2、忽略行為背後的原因,而強迫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3、對孩子嘮叨不休,只管說教,不聽孩子的心聲。 4、要求超出孩子能力的規範。 5、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 6、在孩子面前說髒話及說別人的壞話。 7、缺乏耐心,只重結果忽視過程。 8、答應孩子的事不能實現。 9、教孩子不能做,自己卻帶頭做。舉例:抽煙、喝酒、吸毒、生活懶散、家居雜亂、沉迷電視電子遊戲等。 10、要求孩子做,自己卻不做。舉例:看書、運動、早睡早起等。 以上是父母教養孩子時易犯的幾種錯誤,為人父母,應多留意,避免觸犯。 五、協助孩子有效地學習 子女能否學習得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話題,引導孩子掌握學習技巧很重要: 1、幫助孩子喜歡新學校、喜歡自己的老師、接納本班同學、對小學生生活充滿嚮往。 2、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重點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遵守學校的作息、上課專心聽講、獨立完成家庭作業、自己檢查作業、積極動腦筋、大膽提問等等。 3、保護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和快樂,而不是挫敗與乏味,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增無減。 4、家長對孩子給予適度的期望。期望過高,孩子難於達到,易產生挫敗和無力感,而不喜歡學習;期望過低,不能滿足孩子的求勝心和表現欲,不能調動孩子參與學習的熱情。 5、多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獎勵。對考試的分數要客觀評價,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能得到這些分數?為什麼丟了那些分數?”,對接下來的學習做出調整。 6、孩子是否能進步好學,受父母影響很大。父母的主動學習、少看電視、多看書,孩子會在無意識中模仿,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就能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反之,則不然。 六、協助孩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面對的是各種類型的新夥伴,良好的人際關係,可讓孩子感受到愉快的學校生活。怎樣協助孩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呢? 1、鼓勵孩子經常面帶微笑。 2、儀容、服裝整齊清潔。 3、鼓勵孩子在能力範圍內多幫助別人。 4、多和同學打招呼、問好、讚美別人的優點。 5、待人真心誠意有信用,不欺騙、不捉弄同學。 6、鼓勵孩子邀請鄰居小朋友或同學到家裡玩。 7、不替代孩子處理同學間的矛盾衝突,引導孩子感受對方的體驗和想法,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矛盾的辦法。 七、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配合 1、在衣、食、住、行幾方面安排好孩子的生活。比如,要吃早餐;根據天氣和當天課程內容,指導孩子穿著合適的服裝;務必約定好送接孩子上學放學的時間和地點,讓孩子放心;教導孩子記住自己家中或父母手機號碼、上班的電話,以備緊急聯絡之需;教導孩子整理書包等等。 2、與班主任老師保持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共同指導孩子的行為、習慣。孩子的特殊需要,如氣踹、過敏、心臟疾病、視力不良等情況要主動告知老師。 3、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技巧要則如下: ⑴ 與老師談話,先約定時間和地點,不宜於上課時間進教室打擾班級活動的正常進行。 ⑵ 就事論事,理性應對。 ⑶ 把事情說清楚,事情的真相宜多方求證。 ⑷ 用描述的語句,而不是評價式的批評。 ⑸ 保持平穩的情緒,避免不當的情緒反應。 ⑹ 在與老師的溝通中,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⑺ 師生有了衝突,不要光聽孩子一面之詞,應同時向老師求證。 ⑻ 不要在孩子面前責備、批評老師。 ⑼ 充分信任老師,對老師的教學或管理不滿意,不宜直接對老師無禮或攻擊,而用委婉的態度向老師建議,或通過校長、主任,請老師改進。 4、不要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都寄託在老師身上,這是不科學,也不現實的要求。特別是學習以外,諸如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情緒的掌控、興趣愛好的培養、思想品德的樹立等等更有賴於家長和家庭環境。 八、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人類的發展跟家庭息息相關,而家庭氛圍對兒童的人格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良好的家庭氣氛應該是溫馨的、尊重的、接納的、彼此支持的、相對自由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採用民主的管教方式:不以權威來壓製孩子,共同製定家庭的互動規則,以鼓勵與尊重教導孩子。 2、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形成互動關係,彼此理解對方、尊重對方。 3、多與孩子相處:您的事業固然重要,但孩子更需要您多花時間與他相處,多聽他的心聲,並和他互相討論學習及生活的點滴。 4、給孩子快樂的體驗:莫讓孩子成為無辜的受氣筒,可利用紀念日、生日等重要的日子,使他感受到家庭和樂融洽的氣氛。 5、讓權,給孩子關懷或照顧親人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尊長的照顧。 6、提供多方面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孩子多元智能的發展。 每個身心健康、發展出色的孩子背後總有稱職的父母在陪伴、支撐著他們。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家長和孩子就像兩顆彼此分離又相互靠近的大樹和小樹,大樹要為小樹遮擋風沙,也要給小樹留下足夠的空間,感受陽光,呼吸空氣。這樣,小樹才能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自由伸展,茁壯成長。太靠近大樹的小樹是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的,而遠離大樹的小樹卻要去獨自地抵擋風沙,雖堅強無比卻又極易扭曲或夭折。 親愛的家長們,在陪伴孩子長大的路上,請你們把握好這個度,不斷學習總結,認清自己的角色,掌握相應的原則和技巧,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做一個稱職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