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完善的人,而不僅僅成為—個成績好的學生,就要讓孩子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既要有成功的經歷,也要有失敗的經歷。 文/盧勤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麼都替孩子幹,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 我組織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看著煮雞蛋發呆。 我說:“你不愛吃嗎?” “愛吃!” “那你怎麼不吃呢?” “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 “你們家雞蛋長什麼樣?” “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 這雞蛋太硬咬不動!” 
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切成四塊擺好了放在面前吃,所以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那麼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名少年犯這樣回憶他的犯罪歷史:“5歲那年,媽媽帶著我乘公共汽車,我順利逃票後,媽媽不但沒有責怪我,反倒誇我很聰明。以後我就常常逃票,結果長大我就變成了搶劫犯。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由此可見,讓孩子成人比成功重要。當前父母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告訴他們什麼是榮,什麼是恥。  家長們常常急功近利,以為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孩子其他的需求根本不去管。而人的成長有多方面的需求,不是單注重智力的發展。現在有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很好,可是因為心理發生了問題,結果最終也考不上大學。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些孩子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因為非智力因素限製了他們的發展。我常常對家長說,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長比成績重要,經歷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給予重要,鼓勵指責重要。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完善的人,而不僅僅成為—個成績好的學生,就要讓孩子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既要有成功的經歷,也要有失敗的經歷。  家長要對孩子—生負起責任,那就要想明白你培養的是一個孩子,而不是一架考試的機器。反過來說,心態很好、充滿自信的孩子,也一定會成為各方面都優秀的孩子,也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 一個學生問我—個問題,一個記者發現井蓋掉了,終於有一輛自行車掉下去,拍攝—張照片,你怎麼看。我回答說,這是一個缺德的記者,因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記者,哪能把你的照片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太沒有道德。白岩松說話了,有一個記者拍了—張震撼世界的照片,一隻巨大的老鷹追捕非洲的孩子,老鷹把孩子吃掉,這張照片獲得國際大獎,人們譴責他,你看到你為什麼不救他,他說沒救下來,人們不再譴責他,他自己良心受到譴責,後來自焚而死。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是道德的力量,成人比成功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