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新媽媽會出現腰腿疼痛、足跟疼痛等問題,這是因為在懷孕時,骨骼關節在激素以及身形變化的影響下,出現骨骼變形、關節鬆弛而導致的。想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幫助骨骼和 肌肉復原。我們為新媽媽提供一組簡單有效的運動,一起來試試吧! 在 孕中晚期,很多準媽媽都會感到身體巨大變革,骨骼肌肉係統的變化,會引起產後各個部位的疼痛。很多肌肉,會因為日漸增大的胎兒而被過度牽拉,同時被過度牽拉的肌肉又會呈現出過度緊張,最終導致不良的關節位置,甚至出現骨骼關節的疼痛綜合征,比如骨盆前傾、骨盆後傾、足弓塌陷等。作為產後恢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通過運動,將因懷孕導致的肌肉和骨骼的變化得以還原或強化。這組簡單有效的運動,從順產後6周可以開始,如果是剖宮產,建議8~10周開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仰臥卷腹部訓練 平躺於墊子,雙腿屈膝,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膝關節應垂直於腳尖。 雙手臂屈肘,將手置於頭部兩側。 緩慢呼氣,收縮腹部,將頭部及雙肩胛抬離墊子。 盡力收縮腹部,保持5~10秒,然後有控製地緩慢下落,重複完成15~20次,完成3~4組。 
注意事項: 動作不宜過快,應保證無痛原則。 練習中應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呼氣發力卷腹,呼氣發力有控製地下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禁止憋氣,禁止用力抱頭。 俯臥挺身訓練 臉朝下趴在墊子上,雙手肘彎曲,將頭部置於掌背,雙腿併攏。 呼氣,腰背部發力,將頭部及手臂整體抬離墊子,盡力收縮腰 背部。 吸氣保持,呼氣,有控製地緩慢還原。每組完成15次,完成3~4組。   注意事項: 靜力收縮時間應循序漸進,動作不宜過快,應保證無痛 原則,禁止憋氣。 練習中應把注意力集中在腰背部。 如遇左右肩胛高度不一或脊柱側向一側,應諮詢教練。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緩解足跟疼痛小妙招 足跟疼痛以及足跟塌陷比較厲害的準媽媽,可以購買兩個網球,休息間隙或者看電視時間踩一踩,對於緩解足跟痛以及幫助足弓復原有很大的幫助。產後早期,媽媽可以坐著踩,4周之後,建議站著踩。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即可。 側腹部訓練 側臥於墊子,雙腿前後交叉,置於墊子上,上面的腿應置於體前側,髂骨下方可放置軟墊或毛巾。 雙手臂屈肘,雙手置於頭部兩側。 緩慢呼氣,收縮側腹部,以軟墊或毛巾作為支點,將軀幹儘量抬離墊子並保持。 盡力收縮腹部,保持5~10秒,然後有控製地緩慢下落,重複完成15~20次,完成3~4組。  注意事項: 動作不宜過快,應保證無痛原則。 練習中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側腹部,呼氣發力,有控製地下落。 禁止憋氣,保持腰部的穩定和正確體位,避免身體前傾或後仰。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遇雙側抬起幅度差距較大,應尋求教練幫助,對相關部位 進行判定。 俯臥交叉,肩伸髖伸訓練 臉朝下趴在墊子上,左臂伸直,指向頭頂方向,右手屈肘,頭部置於掌背,頸部放鬆。 呼氣,腰背部發力,將左臂及右側腿部抬離墊子,盡力將手臂抬高,膝部伸直,盡力將腿部抬高。 保持20~60秒,然後對側交換。每側重複3~5次。   注意事項: 靜力收縮時應循序漸進,動作不宜過快,應保證無痛原則,禁止憋氣。 練習中應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背部、腰部,臀部穩定收縮及軀幹的穩定。 如遇兩側力量相差懸殊及抬起高度不同,應進行相關的肌肉牽拉及強化訓練。 《父母世界Parents》獨家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