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與腎相表裡
腎與膀胱相表裡。腎精充盛則身體強壯,精力旺盛;膀胱是負責貯藏水液和排尿。它們一陰一陽,一表一裡,相互影響。「恐傷腎」,就是說人遇到巨大的恐懼,對內會傷害腎臟,腎臟受到了傷害,就會通過膀胱經表現出來,生活中我們常見有人受到驚嚇就會尿褲子,就是這個原因。
腎與膀胱相表裡,又與膀胱相通,膀胱的氣化有賴於腎氣的蒸騰。所以,腎的病變常常會導致膀胱的氣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數及排尿時間的改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若膀胱經絡通暢,外寒難以侵入,內毒及時排出,身體就會保持健康狀態。

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而風寒之邪通常從後背侵入人體,膀胱經就是人體在後背的一個大柵欄,能防止病魔入侵。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刺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膀胱有病的判斷方法
鼻子下、人中兩側部位可以看出膀胱方面的問題(見上圖)。
此部位發紅,有紅血絲、青春痘、生瘡等,證明有膀胱炎,會出現小便赤黃、尿頻等急症;膀胱炎也可能引起腰部酸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女性患膀胱炎,有時是婦科有問題。鼻根發紅,但尿不頻急,整個鼻樑發紅,則是鼻炎。
膀胱經是一條很重要的經脈,在中醫裡號稱「足太陽」,每天申時(15-17點)是膀胱經當令的時段。在申時,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所以學習工作效率很高。古語說「朝而授業,夕而習複」,就是說早晨學完東西,到申時就應該好好地去練習來強化我們的記憶。所以,申時是學習的最佳時段。
中醫認為,小便通暢是膀胱經氣足的表現。小孩和老人小便時有一個現象,就是有時頭部會打一個激靈。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小孩子是腎氣不足以用,腎氣、腎精還沒有完全調出來,所以小便時氣一往下走,下邊一用力,上邊就有點空,就會激靈一下;而老人是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時一定要咬住後槽牙,以收斂住自己的腎氣,不讓它外泄。
有些人經常口唇乾燥,這種病在老人中特別多。因為嘴巴裡的唾液為腎所主,所以一遇到乾燥症很多人就認為是腎陰虛,就拚命地補腎陰,往往會越補越口乾。其實,人體的腎就像水池或沼澤,要想讓他升上來,一定要靠太陽的氣化作用。而膀胱經的氣化功能就相當於太陽,膀胱經的氣化功能好的話,就能夠把腎水帶上來,我們嘴裡就有唾液。如果氣化功能不好的話,陽氣不足,腎水也上不來,我們就會口唇乾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