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近很常在電視上看到搜救犬,在災後現場努力不懈地尋找生還者,進行搜救,超乎想向的專業能力讓不少人為之驚嘆,你有曾想過牠們是如何被訓練出來的嗎?有養過狗的人都知道,狗狗的好奇心很重,特別是膽大的狗,遇見沒看過的人事物都會引發牠們想一探究竟的企圖,但是要成為搜救犬必須有著沉穩的性格,畢竟牠們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災難現場,周圍可能充斥著會嚇壞牠們的吵雜聲音。網友在PTT上發問搜救犬的養成過程,一位自稱曾待過相關單位的網友出現解答,才讓人知道原來搜救犬這麼不簡單。
-----內文------
待過相關單位一段時間,希望可以解答你一些問題其實要了解搜救犬,就把他們視為具有高度靈敏嗅覺、聽覺,聰明的小孩,他們工作時唯一的任務,就是找到失蹤者散發出的氣味的源頭,一旦找到後便大聲吠叫,隨後的工作就交給領犬員和前來的搜救隊員們。
然而,氣味從何而來呢?人類生理上自然而然會散發氣味,來自於脫落皮屑中的細菌及氣味分子,經由風吹及其他媒介散播在空氣中。而這種氣味對於狗狗而言是相當強烈,且易於辨識,因此曾有「一隻搜救犬的搜尋能力可比20~30位搜救隊員」一說。
那麼,既然狗狗天生具備搜救天賦,訓練什麼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在嗅到氣味後,做出立即且正確的反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正確的反應是便是以吠叫引起領犬員注意,讓搜救員得以縮小範圍進行搜救、開挖等。除此之外,訓練的目的其一也是要幫助狗兒克服他們天生的恐懼,例如怕高、害怕行走在不平穩的土地上,而災後的環境卻往往都是一般未經訓練的狗不敢涉足的,搜救犬則要肉身穿梭在大大小小、尖銳的石堆中,並克服傾斜、高低起伏的環境。

另外,同時也要訓練狗狗的服從和穩定性,避免他們在有外在幹擾的環境下分心,甚至失控。尤其災後現場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員:搜救人員、記者、醫護人員、大型機具甚至是其他的搜救犬,任務中的狗狗必須專心一意,不受到幹擾才能繼續進行任務,而這對充滿好奇心的狗狗來說是相當困難的。
先簡單談一下搜救犬平時的訓練方向
分為瓦礫堆搜索、原野搜索(水域、尋屍等等這幾塊領域先不談)。但更重要的是平時生活管理,因為這攸關到他們的穩定性、紀律、個性等等,包括餵食、放狗蹓躂、模擬訓練,任何時刻都至關重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影片中的煙霧則是模擬災後現場飛揚的塵土,若是未經訓練的狗往往會閃躲,救援行動便無法再進行下去。此外,在他們生活的環境周圍,也養了一些雞和鵝、貓等等,並不定時地在周遭施放鞭炮,讓狗兒得以適應具有幹擾的環境,確保派上用場時臨危不亂。
在搜索訓練中,主要的參與者有三位:領犬員、狗狗及待救者(們)。領犬員負責引導搜救犬的搜救方向,包括判別形勢、地勢、風向、安全性等等,更重要是要了解犬隻的狀態,是高度興奮或是倦怠模樣,都會影響接下來的搜索策略,是個需要高度專業的工作。待救者則是要扮演受困的民眾,躲在瓦礫堆的空隙之中、廢棄建築物的狹縫中、遭到掩埋的洞穴裡、草長及胸的原野中,等待狗兒聞到氣味前來把你找出來。然而並非只有這樣而已,待救者同時具有相當重要的任務,便是在狗兒找到人後正確的吠叫下迅速地給予獎勵品(有可能是食物、或是一次玩耍的機會),因此必須判斷什麼是好的表現,什麼不是。當以上動作都精確地完成,將可以給狗狗帶來正強化,強化他們對於找到待救者的慾望。
曬幾張狗狗照,也是這次有上新聞的的搜救犬樂樂(傑克羅素梗)的平時訓練。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樂樂累癱了

以上是不專業回答。真正專業的人都仍在現場努力中,希望會有好消息傳出!大家一起替台南祈福吧!此外,這些訓練過程都是經由專業人士負責,一般民眾可千萬不要讓家中的狗狗嘗試!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朋友們都知道搜救犬如何養成,謝謝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