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近些年也成為了一種潮流。並且似乎總和健康、天然相關。但一對60多歲的夫妻兩個接連查出癌症,還都是胃癌。這不禁讓人想問人:是不是和家庭飲食習慣有關?
而醫生的推斷則更加讓人大跌眼鏡!
這對夫妻,都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副院長、胃腸外科專家孫元水的病人。
瞭解病史後得知,夫妻倆生活習慣相似,早上吃早飯,必定是用鹹菜下粥,而且平常吃得很素。

孫元水說,胃癌被稱為“窮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依然多發,跟飲食、生活條件差有關。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大家都知道醃製食品不好,但其實吃得太素、不吃魚肉對胃也不好。”
光吃素對胃也不好
夫妻倆連續得胃癌,不僅本人,家裡人都很擔心:為什麼會這樣?孫元水分析了之後告訴他們,這可能跟他們相似的飲食習慣,吃得太素有關。且早飯喝粥,必定是拿鹹菜下粥。
“胃粘膜的代謝速度很快,平均4、5天就代謝一層,醃製食品含亞硝酸鹽比較高,長期刺激胃粘膜,黏膜細胞突變的風險就會上升。”孫元水說。
除了鹹菜,飲食結構不平和,也會提高胃癌的發生率。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黏膜修復需要蛋白質參與,吃得太素,飲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影響黏膜修復。”孫元水說,維生素對於蛋白質的代謝也有很大作用,所以他平常建議病人,多喝點牛奶,多吃些新鮮蔬果,都是預防胃癌的好策略。
我們到底要如何養胃?
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快節奏,時常讓我們處於亞健康的迴圈中。而錯誤的飲食習慣,更會產生像文中夫妻一樣的"不良後果"。那麼當下,我們到底要如何養胃呢?

1、情緒傷胃

中醫藥典《黃帝內經》上說“思慮過度,脾氣鬱結,久則傷正,運化失常”,說明緊張、焦慮等會影響脾胃功能。那些邊吃飯邊思考問題,把商務談判、工作會議帶到飯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細嚼慢嚥是養胃的重要原則。
2、自我按摩
適當的自我按摩可幫助改善胃功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每天早晚兩次自我推拿胃脘部,
兩手相疊,於上腹部按順、逆時針方向,分別揉摩各30~50次,能提高胃腸動力和免疫功能。
3、運動健胃

適當的運動有養胃健脾之功。最簡單的養胃運動發生在我們的嘴巴裡——每天早晨用舌頭攪動出津液併吞下去,有生津和胃的功效。經常活動腳趾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活動腳趾時可採取站立或坐位,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連續做抓地-放鬆的動作60至90次,對腳部經絡形成鬆緊交替刺激。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
4、熱湯放溫

熱湯水隨著消化道一路流到胃裡,會引起消化道和胃黏膜的損傷,為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提供了可乘之機。
5、經常喝粥

稀軟溫熱的粥屬於養胃佳品。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實惠簡單的養胃妙招。針對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體質,可以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藥材。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早餐吃牛奶燕麥粥,可以養胃和脾;晚餐吃小米粥,暖胃安神。
6、及早就醫

因為早期胃癌沒有典型症狀,即便是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和嘔吐等症狀,也易被當作一般胃病而被忽視。所以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症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
7、新鮮蔬菜還是得吃!

各種肉食等高脂肪飲食不僅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也容易導致胃癌的發生。胃癌發生的重要因素是基因突變。不少致癌物質,如黃麴黴素、苯並芘等是溶於脂性溶酶的嗜脂物質,而高脂肪食物會使大量脂類物質在細胞及組織內沉積。
蔬菜、瓜果等素食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促使細胞保持新鮮、年輕狀態,抵禦癌細胞的攻擊,同時可調節細胞分化,防止胃黏膜變性、壞死。
胃是我們人體第一個解除外接的消化係統,每天都承受了各種危險的因素攻擊,因此一旦出現某種狀況那麼胃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同時為也是人體能量和營養的第一站,第一站沒有把控好,那麼身體的其他臟器也就會相應的出現問題。養胃是必須做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