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4時,媽媽到廚房洗菜,1歲四個月的小祥獨自在院子裡玩,等她回到院子,看到小祥從牆角紙杯裡摳出米粒,塞進嘴裡。那裡面可是攪拌了鼠藥!她急著追問小祥,“吃了多少鼠藥”,可小祥不會說話,嚇得直哭。

媽媽有點慌,家人又不在,她趕緊掏出手機一查,很快找到了急救方法,她敲開2個雞蛋,倒出蛋清,給小祥灌了下去,又給他喝了很多溫開水,再用手摳他的喉嚨,小祥才吐出幾顆米粒和鼠藥。等到家人趕到,趕緊把小祥送到當地醫院緊急洗胃,兩天後小祥順利出院。
兒童中毒多發家長應學會急救
醫生說,小孩中毒後,家長要儘快弄清小孩誤服了什麼、劑量多少,再採取急救措施。通常,家長可讓小孩多喝水,再用手指摳小孩的喉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催吐後,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急救,這時,最好將誤服的藥物或藥瓶帶上,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情況,對症解毒。
如果誤食的是一般性藥物,如維生素、止咳糖漿等,可多喝水,使藥物儘快稀釋,並及時排出。
如果藥物劑量過大又有毒性,應用手指或湯勺、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復嘔吐洗胃,也可喝牛奶、豆漿或3~5枚生雞蛋清,保護食道、胃黏膜。
如果病人昏迷、意識不清、呼吸放慢等,可能是毒物產生呼吸抑製,要馬上做心肺復蘇。
上面的這些急救方法大家記住了嗎?為了寶寶的安全,一定要學會這些知識哦,以備不時之需。
案例2
一個月前,1歲7個月的簫簫趁大人不注意,拿著一隻筷子邊跑邊玩,摔倒後,筷子插進右眼。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幾經周轉,數家醫院的治療,也沒有留住這個小生命。嶽豔春和丈夫在器官捐獻自願書上簽了字,捐出了兒子的一雙角膜、肝臟和腎臟。“我經歷了救不回兒子的痛苦,不想看到其他人經歷這種撕心的痛。”

想必看完這條新聞大家並不陌生吧,只是沒想到這個小生命最後還是沒有留住。
小編這次看到關於蕭蕭的新聞,感覺心塞塞的。為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長,我們看一下孩子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一些“兇器”!
“兇器”黑名單 1餐具
筷子、勺子、刀、叉等。這類餐具,孩子拿著玩摔跤必出事!
2文具
各種筆、圓規、三角板、尺子、溫度計、502膠水等等。在各種“傷眼利器”中,鉛筆最危險,因為鉛筆芯戳進眼睛後容易折斷,筆芯滯留在眼睛裡,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而圓規、尺子(尤其是鐵尺)等“兇器”, 年齡小的不能讓他拿著玩兒,年齡大的孩子不能拿著相互打鬧。
3石塊等硬物
石頭塊、桌角等硬物擊傷雖然不容易引發眼內的感染,但可能出現外傷性白內障、外傷性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疾,也會造成失明。
如果孩子出現視力下降或重影、頭暈、嘔吐等症狀建議立即送醫院。
4乾燥劑
許多零食裡都有乾燥劑,有些孩子會喜歡拿來玩兒,可萬一不慎把乾燥劑丟進了保溫瓶,就會導致保溫瓶爆炸,讓雙眼幾乎失明。
5日常化學製劑
潔廁靈、84消毒液、洗衣粉等.很多孩子因為玩耍時候不小心,讓強酸、強鹼之類的化學物品進入了眼中,又缺乏相關必要的自救知識和能力,即使第一時間送醫,眼球也會遭到嚴重燒傷。
正確的自救方法: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至少15分鐘,沖洗時應把孩子的眼皮撐開,然後儘快送往附近的醫院治療。
6塑膠硬質吸管
孩子們的安全意識不夠高,有的邊走邊喝水,一不小心,塑膠吸管戳傷眼睛、戳傷嘴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知道什麼是危險的,才能讓孩子活的更安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這麼多關於孩子安全的知識,大家一定要記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