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 就不要過度犧牲
一、犧牲自己並不會使大家都幸福 小的時候我們全家都住在鄉下, 家裡會養豬, 養雞鴨這些家禽, 還會養小狗小貓這些小動物, 因此家裡的剩飯剩菜常常都成了這些動物的吃食。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我媽媽也會因為這些養這些動物的緣故, 故意多做米飯的量。
後來有一段時間, 家裡不養這些動物, 可是我媽還沒有適應和學會改變, 每每做飯都做太多, 而剩下一些飯。
第二天, 她主動要吃剩飯, 家裡的其他人都吃新鮮的飯, 如果誰和她搶吃剩飯就像剝奪了她的展現偉大母愛的權利一樣, 她會非常不高興, 於是大家都讓她吃剩飯。
但是當她把剩飯吃完, 當天新鮮的飯又會剩下一些, 於是這些剩飯我媽又留著第二天自己吃。
她吃剩飯吃了好幾個月, 大家都覺得對不住她, 最後在大家的堅持反對和反復勸說下, 也因為媽媽終於肯少些飯的緣故, 她終於不再吃剩飯了。
從這事情上我也終於找到我母親為什麼愛嘮叨, 愛抱怨, 還讓別人聽了很不舒服的原因:她太過度犧牲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我相信很多子女一定聽過自己媽媽這樣的抱怨:我捨不得吃, 捨不得穿, 什麼都給你們好的, 起早貪黑地幹活都是為了你們, 為了這個家, 你們卻這樣不懂事, 真讓我傷心。
也許是社會觀念的支配, 認為母親就應該為了家庭, 為了子女犧牲自己, 奉獻自己, 也許是母性使然, 母親會愛護孩子, 熱愛家庭, 為了家人任勞任怨, 不斷付出, 委曲求全。
總之母親這一角色總是與奉獻和犧牲聯係在一起, 但是一個人過度犧牲自己, 長期讓自己受委屈, 既不會讓自己感覺幸福, 也會讓身邊的人產生壓力。
多年前有一則新聞引起廣泛的熱議。 哈爾濱有一個單親母親, 從兒子中考一直陪讀到兒子考研。 孩子兩次考研兩次失敗, 為了母親他還想再考。 但嚴重的抑鬱癥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
孩子持刀自殘, 母親奪刀相救, 結果誤刺母親, 險些要了她的性命。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據說這位母親本來是一個性格開朗、工作幹練的基層婦女幹部。 當她下決心進城陪讀的時候, 剛剛40歲出頭。
她拒絕再婚, 辭掉工作, 賣掉房子, 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兒子身上, 結果換來的不僅是考研的失敗, 也毀了孩子的人生。 這位母親陪讀九年, 犧牲巨大, 結果卻是如此殘酷, 讓人惋惜也替其不值, 但是這件事也讓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女性為了孩子,
犧牲自己, 並不是智慧的做法。 一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使自己的生命之光黯淡的媽媽, 不單自己活得累, 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負擔。
紀伯倫在《先知的靈光—孩子》中說得好:“他們是藉你們而來, 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 卻不從屬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 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 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孩子也會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之路要走, 他們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 那些企圖控製孩子, 那些希望以犧牲自我為條件換取孩子成功的父母, 很有可能會犧牲掉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給孩子自由成長空間, 同時不放棄自己的追求, 努力為自己奮鬥的父母則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很多女性錯誤得認為:當自己為這個家庭,為這個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獻更多的自我,就能得到對方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