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吃藥最好用白開水服下,不過,《新象山網》上的一篇文章介紹,有些藥用白開水反而不好,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看,供大家在需要的時候參考。
三類藥不宜用水送服
1、活菌藥
宜用牛奶
代表藥物:雙歧桿菌膠囊、乳酶生、整腸生、酵母片等
原因:活菌藥劑具有怕酸、怕光、怕燙的特性,因此不適宜用熱水送服。
服藥前喝點牛奶或是直接用牛奶送服,有利於在胃部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對藥性的破壞,而牛奶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40℃。
為了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更有利於藥物吸收,宜在飯後30分鐘吃。
2、清熱藥
宜用米湯
解表藥:感冒沖劑、桂枝湯、麻黃湯等
瀉下藥:大黃、芒硝等
原因:解表與瀉下藥都屬清熱類藥。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的功效,藥性寒涼,容易對胃部造成刺激。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米湯則性味甘平,有益氣、養胃的功能。用米湯作為藥引送服,不僅能護胃,還能提高藥效。
作用迅猛的瀉下藥,也適合用米湯送服,有助於發汗、更好保護地胃部,充分發揮藥效。
3、六味地黃丸
宜用淡鹽水
很多人家中都備有六味地黃丸,此藥有滋補腎陰的功效。
原因:食鹽能夠入腎,起到藥引的作用。
用淡鹽水當藥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藥力引至腎,更好地發揮補腎的作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長時間服用六味地黃丸容易上火,而食鹽味鹹性寒,又可利用鹽的寒性,給腎陰虛、有虛火的患者清火。
三類藥不宜用熱水送服
除了有些藥不宜用水送服,還有些藥不宜用熱水。如果執意用熱水送服,不僅會達不到藥效,甚至還會破壞我們的健康。所以醫生建議大家用涼水或是溫水送服,水溫最好不要超過40℃。
膠囊藥物
膠囊一般以明膠為主要原料,能達到定時定位釋放藥物。
用熱水送服會使膠囊外殼快速溶化,導致膠囊中的粉末或是顆粒提早釋放,容易對胃黏膜造成刺激。
倘若喝水不夠藥物還可能粘在食道上,灼傷食道黏膜,吃此類藥物的時候至少要喝半杯水。
止咳糖漿
糖漿進入嗓子內會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使其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可以控製咳嗽,有效緩解癥狀。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服用後馬上喝熱水,不但降低了藥物的濃度,還會影響藥物的效果。
為了更好的達到藥效,喝的時候緩緩嚥下,讓糖漿能在嗓子這裡多停留一會。
建議最好等待5-10分鐘後再喝點涼開水。
維生素類
一般被用於治療感冒、美化肌膚,增強身體抵抗力。
像維生素C屬於一種不穩定的藥物,遇熱會破壞分子,使其還原失去藥效。
我們在補充維生素C的時候,一定要用涼開水送服,這樣保證VC可以發揮藥效。
吃藥,在飯前還是飯後?
據《藥物源於草的博客》中介紹,藥物是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取決於這個做法對藥物的吸收、具體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無臨床意義)的藥物,你可以隨意處置,在這個問題上任性一把。對特定的藥物,影響較大,就得注意了。
1、食物減少吸收的藥物,要空腹吃
所謂空腹,指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二小時的時間段;反之即為實腹。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這對術語似比飯前吃飯後吃用得普遍。在空腹吃藥,腸胃空空,藥物的吸收不會受到食物的幹擾。結果就是藥物會較快地通過腸道被吸收入血,隨血液循環分佈到全身,起到藥物的作用。不用說,人們都希望藥物有很好的吸收。但對具體的藥物,食物的影響是不同的,需要試驗數據來說話。這些數據來自於藥代動力學的研究。
2、食物幫助吸收的藥物,要飯後吃
有相反的情況,食物還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對H1受體拮抗劑(抗胃酸藥)西咪替丁,進餐時「服用可延緩吸收並延長作用維持時間」,此時服用的效果最好。而同類的的鹽酸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則吸收不受食物的影響,不存在在飯前飯後服用的問題。
又如維生素B2,在進食時服用的吸收比空腹要好一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可能原因是藥物隨食物緩慢進入小腸,有利於吸收。還有利尿藥氫氯噻嗪,(一些複方降壓藥含有該成分),食物使藥物的吸收量增加,可能是食物增加了藥物在小腸停留的時間。不過,這些增加在實際治療中意義不大,故在藥品說明書中並未明確提示,要在實腹服用。
3、降糖藥物要在飯前或餐中吃
飯後,隨著糖類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自然會升高。健康的人,體內會及時分泌胰島素來對付,人體並無感覺,是個常態。但對糖尿病人,需用藥物來控製血糖水平就不是小事了。所用的降血糖藥物,在飯前吃飯後吃就特別有講究。
4、作用於消化道的藥物,依作用特點來安排服用時間
幫助消化的酶製品----胃蛋白酶或胰酶,可以輔助胃液或腸液的酶,要求是在飯前或進餐時服,服後即對食物起作用。這些酶製品本身即為蛋白質,會被胃酸腸液消化掉。吃早了,或晚了,不能與食物接觸起作用,還加速了酶的消化,吃了等於白吃。
5、對胃腸道有不良反應的藥物,在飯後吃
好多藥物具有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這多半是藥物對胃腸壁直接刺激的結果。噁心、嘔吐等,本是人體為辨別食物是否有利於身體,而進化出來的保護性反應,可以避免以後再吃進毒物。而作為藥物,大都不是人們的胃腸道熟悉的食物,出現些胃腸道反應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不過如在飯後吃藥,當胃腸道裏存有較多食物時,藥物對胃腸道壁的接觸就比空腹時少得多。接觸少,自然刺激也少。很明顯,這類藥物應在飯後吃(不應空腹)。
6、依說明書的指導服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