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輕的時候1 米8 ,到老了就只有1 米7 了,而且人一老就會彎腰駝背。中醫把這種現象稱作「筋縮」。筋縮就是伸縮範圍減小了,原來能拉一米的筋現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縮的「筋」從病理上看,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有老百姓所說的「筋疙瘩」形成。這種「筋疙瘩」中醫稱作筋結。「身有千千結」,這千千結就是我們身上的筋結。
中醫所講的筋,範圍比較廣,主要是指聯繫帶動骨關節運動的組織,如肌筋膜、肌腱、韌帶和關節囊。經絡係統中有十二筋經,多起於四肢、爪甲之間,終於頭面,內行於胸腹空廓,但不入於臟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中醫說的筋結並不是說肌肉、韌帶打結了。從病理上看,筋結指的是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嚴重的會出現萎縮。觸摸有筋結的部位,會感覺緊張、僵硬、痙攣、腫脹、,會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壓痛明顯;從功能上看,筋結會使關節活動範圍減小,轉頭受限,彎腰困難,抬腿彎膝不如從前。筋結壓迫神經造成疼痛,壓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脈失養,麻木抽搐,以及內科疾病等一係列病症。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別常見的一個問題,而且手麻和筋結確實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說手麻的原因,常見的有兩個,一種是上肢神經卡壓,一種就是頸椎病,最常見的導致手麻的原因還是頸椎病。
氣虛則麻,血虛則木,局部的壓迫是造成氣血不通是關鍵,頸椎的穩定和功能的強弱取決於頸部韌帶的穩固和肌肉的強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頸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應該頸肌的勞損和痙攣,長期得不到緩解,就形成了「筋結」,壓迫了血管、神經,進而造成關節失穩。
怎麼判斷自己的手麻是否是由頸椎病引起呢?
專家提示,可以做臂叢牽拉試驗。一個人托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者側上肢,將其外展90 °,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確診焴頸椎病。
當確定是由頸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後,可以在頸根部和肩胛骨內上角尋找筋結。
專家提示,在相應的部位按壓,如果出現手麻加重的情況,就可以確定引起手麻的筋結是哪個了。
除了局部筋結的的調理之外,還可以做一個整體的頸部抻筋。
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中風也可以引起手麻,怎麼區分手麻是不是中風引起的呢?
大家要注意「不用」這兩個字,意思是「不中用」。也就是我們的手不好使了,麻木的同時無力,連只筆都拿不起來,這是中風手麻的一個最顯著特徵。
中風也會手麻,中風的手麻是整個手都麻,而且不會單獨出現這一個症狀,常和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面癱等症狀同時出現,但對於中老年如果經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十二經筋很多都經過了頭面,頭面也可以抻筋,而且還能緩解臟腑的疾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五臟出了問題,首先在五官上會通過表現出來,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也會在五官上通過各種表情表現出來,而表情主要由五官表各種肌肉來完成,所以五臟的功能也能通過五官來判斷,五臟的問題也能通過五官抻筋來緩解。
耳為腎之官,腎精足則聽覺聰靈,腎精虛則兩耳失聰。通過耳聽力的變化和耳廓的飽滿潤澤程度,一般可以推斷腎氣的盛衰情況。我們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腎調心、交通心腎的作用。
肝開竅於目,是說肝的精氣通於目,肝臟的經路又上聯目係,而目的視力,要靠肝血的濡養。《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古人有「淚為肝液」之說,肝和則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則目光有神,視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損,也可以反映目的病變上。
眼睛抻筋主要有兩個動作:點風池、握拳怒目
日常生活中有人經常會出現口誤,這也能預示健康問題,這是心氣不足的一個表現。心氣虛,思維表達上就會出現問題,舌頭跟著不聽使喚,出現錯語。
有時會不經意地咬舌頭,這可不是因為饞肉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咬不同的位置表示相應的髒器氣血不足。
通過口唇部的抻筋動作,可以使我們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時對肝膽、心、胃起到滋養的作用。
《身有千千結-2 》筋結、背肌筋膜炎、腰部俞穴、腰三橫突筋結
專家:付國兵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拿理療科主任
按摩是一種綠色的自然療法,生活中我們自己或家人有了病痛都會自己在家拿一拿、捏一捏,有一種很特殊的按摩方法——蹭樹。去公園晨練時,我們發現就有不少人也在蹭樹,聽說蹭樹是一種很好地保健方法,可以舒筋活絡,有益健康,是不是蹭樹真有那麼多的好處呢?
蹭樹與我們要講的筋結,是有很大關係的。人的每塊肌肉,每條韌帶都有固定的走向,由於受寒、外傷、長期的不良姿勢等,這就形成我們所說的「筋結」。筋結會導致很多腰背疾病,例如:背肌筋膜炎。
背部筋結到底在哪裡呢?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側位置,是否有僵硬、條索狀的組織存在,這就是您的背部筋結所在。
針對背部筋結,付國兵主任特別給大家推薦了三個簡單易學,在家中很容易操作的「抻筋」方法。例如:抱肘收肩。如圖操作,請注意用兩手盡量將兩臂向內收緊,起到抻拉背部筋結的目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腰背部有筋結,不僅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行動不利等症狀,還會影響臟腑功能。很多內臟疾病,都可以在腰背的俞穴上有所反映,比如有心髒病的人,可能會在後背第五椎的位置——心俞,摸到有筋結存在,點按會有疼痛等症狀。甚至很多閉經、尿失禁等腎臟疾病,也可以通過腰部俞穴進行治療。
請大家四指向前,拇指向後,雙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個腰部最常見,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筋結——腰三橫突筋結。很多人的腰部疼痛都是源於這個位置,因為它是腰部負擔最重,而且由於結構關係,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對此,付國兵主任給出了三個腰部「抻筋」,來預防及治療腰部疾病的方法,如:托天轉腰。
《身有千千結-3 》筋結、膝關節退化、股四頭肌、抽筋、腓腸肌痙攣、地機穴
專家:付國兵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拿理療科主任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結多了會引起很多的問題,不僅僅是外科疾病,很多內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結有關。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膝為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的匯聚維絡之處,中醫認為「膝為筋之府」,但在我們膝關節髕骨的下方,有內外膝眼二個穴位,這二個地方往往是膝關節勞損最先出現筋結的位置。
我們可以用手指在內外膝眼二個位置按揉,會發現手下有咕嚕咕嚕的感覺,膝關節過伸或勞累後疼痛,這就是筋結。膝眼筋結比較嚴重的人,通過外觀就可以觀察出來,大家可以把膝關節伸直看一看,如果膝眼是凹陷的,說明你的膝關節還可以,如果你的膝眼鼓起來了,摸到了硬硬的筋結,並且按著還有些疼,就說明膝關節退化的比較嚴重。
這種筋結其實是一種脂肪墊損傷。脂肪墊是人體的減震墊,坐轎車和坐拖拉機最大的區別就是震動,膝關節也一樣,跑跳走都要用它來減緩膝關節震動,特別是下台階,它所承受的壓力更大,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緩解膝蓋筋結,我們可以做以下兩個動作:
我們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吃不住勁,腿發軟,差點跪下,有時候還會引發意外。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作「打軟腿」,又稱「腿打軟」、「膝蓋打軟」,但是問題卻不在膝蓋上,而是股四頭肌出現筋結,肌肉力量減退,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所以如果頻繁的出現「打軟腿」的情況,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是不是出現了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股四頭肌是伸膝關節的力量來源,舉個例子說不經常鍛煉的人爬山時間長了會腿抖,這也是股四頭無力的表現。股四頭肌缺乏鍛煉,時間長了,股四頭肌肌筋的髕骨兩側就要出現筋結了,那時就不是打軟腿了,就該關節僵硬打不彎費勁了。
有兩個腿部的抻筋方法,對於延緩膝關節退化很有作用。
1 、內收外放:坐在椅子上,雙手合掌相對放在兩腿之間,雙腿盡量內收夾緊,雙手盡量外展,持續對抗10 秒鐘;再將雙手放在大腿外側,雙腿外展,雙手內收持續對抗10秒鐘,重複20 遍。
2 、雙足爭力:坐位,雙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壓,相互爭力堅持10 秒,雙腿交替交替重複20 遍。
很多人都有抽筋的經歷,我們平時說的抽筋,就是筋縮,肌肉的攣縮,小腿抽筋比較常見,年輕人多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老年人則夜裡多見。
小腿抽筋在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發作時非常疼,能摸到一個很大硬結,持續時間大多由數秒鐘至數分鐘不等。現在一說抽筋就是缺鈣,其實這是片面的,缺鈣只是抽筋的一個原因,其實抽筋的原因很多,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都能引起抽筋,但是抽筋也有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一種表現。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腦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當出現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狀時,應當首先排除臨床最為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或糖尿病引發的下肢動脈閉塞症。
如果經常在夜裡腿抽筋,首先要做的是檢查被褥。很多人睡覺時喜歡把被子捂得緊緊的。但是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鬆一些就可以了。
發生腿抽筋,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腳的大腳拇趾, 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再慢慢伸直腳,然後用力伸腿,就不抽筋了。但是很多人身體柔韌性有限,無法在伸直腿的情況下夠到大腳趾,這時可以用趾點承山的辦法來緩解抽筋,用一側的大腳趾放在痙攣腿的承山穴下,用腿部自重點按約1 分鐘。
雙足互踩:容易痙攣的腳在下,腳掌平踩住另一腳的腳後跟,然後足跟後壓,使小腿肌肉有牽拉感並持續10 秒鐘。
有一些內科疾病確實和我們的腿部筋結有關,有一種中老年常見病可以通過腿部筋結及早發現,及早預防。
腿部有個穴位叫地機穴,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 其位於陰陵泉穴下3 寸。這是一個很容易出現筋結的部位。如果您輕輕點按這個位置就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感,這說明您的血糖可能出現了問題,有患糖尿病的風險,或者已經是糖尿病階段了。隨著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筋結由軟變硬,疼痛由輕到重。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地機穴附近是否有筋結,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檢測血糖。
平時可多點揉這個位置,預防糖尿病的出現,調整胰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