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傳千年的聖草名葯。小小的紫色葉片蘊含著神奇的功效。全紫蘇即紫蘇葉、紫蘇梗、紫蘇子三味中藥,因它們均來源於唇形科植物紫蘇且在臨床上經常一起使用故有時將其簡稱為「全紫蘇」。
1、紫蘇葉
中醫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紫蘇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兼濕滯之症尤為適宜。
古人常將蘇葉同其他食物製成既可口,又防病的食品。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將鮮蘇葉洗凈,用開水燙後擠去水分,沾豆醬吃;把嫩蘇葉切成絲加入冬瓜湯裏,食之祛暑開胃;燉魚或煮蟹時放些蘇葉,可鎮咳解毒;若與馬鈴薯絲涼拌食用,清涼去火;將嫩蘇葉切細放上鹽和米飯相伴,亦可與麵條相拌,蒸饅頭或豆片時,在屜上鋪一層蘇葉,蒸的饃,別有風味。
民間還用紫蘇作天然防腐劑。用鮮紫蘇葉包魚、肉等易腐食物,將其置於室內通風處,常溫下可保存4~5天還呈新鮮狀。在古代,常把蘇葉當茶製成飲料,長期服用,蘇葉茶可以解毒健胃。宋仁宗時曾被翰林醫官院定為「湯飲第一」。
此外,幹紫蘇還可用來加工醬菜,現民間製醬時仍都加點紫蘇用以去腥防腐。用泡菜壇製泡菜時,放點紫蘇葉,也可使泡菜別具香味。
2、紫蘇梗
紫蘇梗,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理氣寬中、安胎的功效。胃脘脹悶、不思飲食,可將紫蘇梗與陳皮、茯苓、雞內金等一同調配藥膳食用。胎動不安,或是妊娠嘔吐,可在醫生指導下將紫蘇梗與紫蘇葉、陳皮等藥材一起調配藥膳食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紫蘇子中的α-亞油酸能顯著降低血中較高的甘油三脂含量,可抑製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並且能抑製血小板和血清素的遊離基,從而抑製血栓疾病的發生,具有抗血栓的效果。另外α-亞油酸在人體內主要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形式存在,它是大腦神經係統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常食紫蘇子,對提高記憶和視覺具有良好的作用。
紫蘇的醫用價值:
-
紫蘇既能發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氣寬中、解鬱止嘔,故對風寒表症而兼見胸悶嘔吐癥狀的,使用本品,很是適宜;或無表症而有氣滯不暢癥狀的,也可用於宣通。如配藿香、陳皮則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樸則解鬱寬胸。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用於感冒風寒: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
用於胸悶、嘔惡等症:紫蘇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症,均可應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用。
服用紫蘇有禁忌
雖然說紫蘇有諸多功效,但是服用也有其禁忌方麵。譬如,將紫蘇葉與鯽魚一起食用後容易生毒瘡。而長期服用紫蘇,如脾胃虛寒的人會出現滑泄癥狀,患有氣虛、陰虛的朋友不能食用紫蘇。紫蘇屬於辛溫之品,凡有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重、畏寒重、汗出、口渴等),尤其是熱重者忌服;氣弱表虛,倦怠無力、經常感冒、發熱有汗者也不宜使用。
同時,紫蘇葉不能食用過多,因紫蘇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在人體沉積過多會損傷人體的神經、消化係統和造血功能,所以再好的東西也不能貪吃哦。還需注意的是,紫蘇含有揮發成分,所以不宜長時間煎煮;紫蘇還有一定的升血糖作用,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