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走路痠麻、腳趾冰冷…小心是周邊動脈阻塞恐截肢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雙腿走路痠麻、腳趾冰冷…小心是周邊動脈阻塞恐截肢 觀看人數:1718  

 

【早安健康/林謂文(心臟內科醫師)】雙腳的隱形殺手─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實際案例:60歲洪太太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平時在臺安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追蹤。平常一天抽一包菸,菸齡長達30多年。近年來發現兩腳走路時又酸又麻,休息之後偶有改善,但是這樣的狀況越來越頻繁,還開始有腳趾腳背冰冷、傷口不易癒合等現象。

於是在回診時告知醫師這個問題,經醫師評估後便立即安排周邊血管檢查及下肢動脈血管攝影。發現在洪太太兩腳大腿動脈近端有嚴重的血管阻塞,隨即施行下肢動脈血管整型介入術把阻塞部分打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由於傷口小恢復快,洪太太在手術的隔天就出院回家了,之後腳痛症狀明顯改善,也恢復到之前可以自行走路到市場買菜的情況。

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是指因雙腳動脈血管狹窄進而造成阻塞,以至於血液無法充分供給氧氣,而造成肢體缺氧甚至壞死的可怕疾病。輕則影響行走,重則會讓肢體壞死而截肢,雖不會立即致命但的確會讓人行動不便,甚至殘廢的隱形殺手。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血管阻塞,缺氧,

依照症狀不同分成四級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依照不同狀況分成四種等級。根據臨床統計,55歲以上表現出第二級症狀的病人,在5年後約有5%的患者需接受截肢手術,甚至更有高達30%的病人會因心臟血管的問題而死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建議民眾一旦出現疼痛症狀,本身又有高危險因子時(吸菸、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如何改善、治療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請看下一頁

戒菸幫助改善疾病症狀

近年來由於代謝症候群、營養過剩、三高等文明病盛行,加上現代人因忙碌而缺乏運動以及吸菸人口增加,使得心血管及周動脈阻塞的病例大幅攀升。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注意體重控制、控制血糖及戒菸。其中又以抽菸為首要,因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動脈發炎而硬化、加速血管收縮,並抑制缺氧部位血液側肢循環的形成,因此要避免及改善動脈阻塞症狀,戒菸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治療方式

可以使用血管擴張劑、血小板抑制劑及前列腺素E1(PGE1)等藥物來解除症狀。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一旦發現無法藉由藥物控制病情,或患者同時有超過10年的糖尿病時,就要以介入或手術方式治療,否則等到形成壞疽、潰瘍時才接受治療,通常無法逃避截肢的命運。建議患者以血管介入性治療(氣球擴張術、動脈內斑塊切除刮除術、血管支架置放術)或外科手術(動脈血管繞道手術)直接改善病灶。

大部分患者一開始的症狀是腳痠、腳麻、小腿腹疼,特別是在行走或運動時容易產生,但因為症狀輕微,所以常常被忽略。等到就醫時往往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程度了。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有哪些症狀?下一頁告訴您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分成4級: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展初期,容易因缺血缺氧而造成腿部不適、間歇性跛行,其中以小腿的肌肉最為常見。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第一級 初期無症狀

會有輕微的冷感、酸麻感,但容易被當作是一般痠痛。

第二級 間歇性跛行

腿部肌肉因行走而造成不適,這樣的症狀通常會因為走路而引發或加重,休息後症狀會獲得舒解。在疾病發展初期由於如果動脈阻塞的位置比較高,可能會有大腿及屁股疼痛的情形發生。

第三級 休息時疼痛

即使雙腳處於靜態仍會覺得疼痛(尤其在夜間睡覺時),通常要坐起來或下床走走才會比較舒緩,這時的病情已經相當嚴重。

第四級 缺血性傷口

如果不小心腳受傷而產生傷口時,會演變成潰瘍而不容易癒合,造成不可逆的壞死及潰瘍,最嚴重狀態就是因組織缺氧,造成腳趾頭發紺(變青、變紫)、變黑,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走路痠痛是周邊血管疾病的徵兆?

75歲的陳伯伯,有抽菸、高血脂病史,多年前就有偶發性的下肢疼痛問題,後來日益嚴重,走不到50公尺就得停下來休息,原以為是肌肉拉傷,就自行使用痠痛貼布處理,不料症狀沒有改善,直到下肢疼痛到無法行走才就醫。

檢查後確診是下肢動脈栓塞,經緊急手術後成功打通血管,總算能恢復正常行走。

下肢疼痛是坐骨神經痛還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下一頁教您分辨

間歇性跛行是典型症狀

此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癮君子、三高族群、男性(男女罹病的比率約為2:1,推斷與男性抽菸人口較多有關係)。大部分的患者會有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出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初始症狀是腳痠、麻、疼,特別是在行走或運動時容易發生,但卻常被誤診是坐骨神經痛或其他關節、肌肉退化的問題。

走路、休息都會痛是坐骨神經痛

周邊血管疾病常與坐骨神經痛搞混,周邊血管疾病的疼痛,往往經過休息就好了,直到重新走路症狀又出現;而坐骨神經痛的腳痠、麻、痛,則是無論在行走或休息的狀態都會持續疼痛。

症狀比較 周邊血管疾病 坐骨神經痛 疼痛部位 小腿肌。若阻塞的位置較高,

會有大腿及屁股疼痛的情形。 初期是腰痛,逐漸擴至臀部、

大小腿、腳底板。 四肢容易冰冷 O X 休息改善症狀 O X 腳部傷口 不易癒合,甚至會有潰爛問題。 不影響

林醫師小叮嚀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若能盡早對症狀有所警覺而及時就醫,通常預後相當不錯。但是臨床上常發現,患者誤將病徵當作是一般的腳痛、肌肉痛處理,等到腳部發黑才知道就醫,通常治療的結果及預後比較不理想。如果有「一走路腳就痛,而且愈走愈痛」的情形,應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

本文摘自《健康「心」起點》/林謂文(心臟內科醫師)/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google廣告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文章尾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01廣告刊版插入



這裡滾動定格

關於 EZ生活


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分享學習的經驗。

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

重要聲明:ezp9.com分享生活網,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請聯絡我們告知,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