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正確打開方式:這樣過,能讓父母孩子們擺脫“春節無趣”
你家打算如何過春節?
快過年了,這位媽媽心血來潮,給兒子買了一套新衣服過年,還故意跟孩子說:“年三十晚上才能穿。”她的兒子如今5歲,以前家人從沒特別這樣做過。作為媽媽,她和孩子的爸爸覺得過年只不過吃一頓大餐,僅此而已。沒想到孩子竟然因為收到“新年衣服”很開心,從收到衣服那刻就跑去跟爺爺奶奶說,第二天醒來時,媽媽發現孩子晚上偷偷從衣櫃把新年衣服拿出來,抱在懷裡睡……
“我身邊很多媽媽因為我兒子的舉動,突然決定給自己家孩子買新年衣服、買新年禮物……”這媽媽說。
不少父母也說,過年似乎越過越平淡了,搞衛生、買肉買菜、買糖果、帶孩子出外玩耍……好像也沒什麼特別值得高興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很多人忽視了春節儀式感的結果。舉個例子,當一群小朋友在玩遊戲,如果你家小孩總是心不在焉,那麼孩子便容易感覺遊戲無趣;相比之下,那些全身心投入遊戲的小朋友,能從遊戲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為什麼儀式感,會讓春節更有意義?
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Elliot Aronson曾經做過一個與儀式感有關的實驗。一組被試者被邀請接受一係列的儀式感程序才能做“正事”,當然同時有不需任何儀式就直接“正事”的參照組,那些經歷儀式感程序的被試,對“正事”有較高的評價。舉個例子,一群小朋友玩玩具,如果這些小朋友被煞有介事地進行一些“測試程序”,比如孩子們要口頭回答幾個問題或測試手指靈活度,才“有資格”玩玩具,那麼這些孩子接下來會覺得這個玩玩具活動更有意義。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我想起了去年年末,美國過聖誕節,據說德州Cleburne當地的小朋友在舉辦一個名叫“與聖誕老人吃早餐”的活動時,有三位成年人在路邊朝孩子們大喊“聖誕老人是假的”。結果這三個人不僅被眾多父母批評,還因此被抓了。這些父母認為三個“說真話”的人不尊重傳統節日,會破壞孩子們對節日的美好感覺。這些父母所說的,便是節日的儀式感。想想不無道理,聖誕節,如果少了孩子們對聖誕老人的期待,想必就成了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了吧?
對於我們過中國的傳統春節,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今孩子們過春節的“小遺憾”
前幾天,有朋友跟我分享她小時候過春節的細節:每一年,春節前幾天,她的奶奶就開始忙著浸大米、磨麵粉做煎堆(南方的一種節日食物),奶奶反對在外麵買現成的,老人覺得自己做的香一些,所以一家人忙裡忙外,搓麵粉、包餡、油炸……忙了2,3天才能吃上,長大後,她依然懷念奶奶做的煎堆的味道;到了年三十晚,全家孩子排隊洗澡,一個個穿上新衣服,接著全家人坐在飯桌前,每個孩子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說一句祝福語,然後歡喜地領紅包;接著家裡的小孩要尊敬地給爺爺奶奶夾上雞腿表達感恩;第二天早上5,6點,孩子們就被大人叫醒,吃齋飯,然後穿上新年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別人家拜年,當然,總是滿兜糖果和紅包回家;紅包由小朋友自己支配,買糖果鞭炮什麼的,凡是有孩子“懂事”地要把紅包存起來買書本,就一定會被誇獎為“聰明孩子”……
她說,“每次想到小時候過春節就特別開心,很遺憾現在的小朋友得不到那樣的快樂了……”其實,如果現在的年輕父母像過去的父母那樣,重視儀式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過年中,孩子們也能獲得一樣的快樂的,根源其實是有沒有“參與感”,僅此而已。
▶父母重視春節,給孩子們帶來的意義
當全家人一起大掃除,帶著“除舊迎新”的念想,便能更加享受打掃衛生的過程;
當全家人一起購置年貨,寓意迎來豐盛的一年時,似乎我們的想法也變得豐盛而充盈起來;
當全家人忙著貼春聯、掛年橘,似乎也標誌著我們的情緒也一起進入春節,沉浸於當下;
當小朋友的新衣服,被掛上了“新年才能穿的春節新衣服”的頭銜,便讓孩子多了一份期待,就像孩子們在等待拆禮物前的迫不及待,你會發現孩子們會比平時更投入生活……
所以,無論是平時的生活,還是節假日,太陽始終是東方升西方落,小鳥總在清晨鳴叫雀躍,蟋蟀也不例外地在晚上吱叫歡騰。如果少了節假日的儀式感,所有的日子就真的變得平淡如白色的牆;當我們開始重視儀式感,在平淡的日子間塗抹上一點節日的色彩,生活似乎就變的朝氣起來,孩子們也能因父母熱愛生活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