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是在台南的鄉下長大的。在我的印象中,家裡沒有什麼玩具,也不看什麼電視。我記得我最常做的事,就是會去翻外公在客廳的抽屜,那個抽屜放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小物件,像是橡皮筋、幾隻筆、幾張鋪克牌、螺絲、線或繩子等,我稱它為『百寶箱』。也正因為沒玩具,只能自己創造玩具,到現在我還記得的,是用百寶箱裡的東西,填滿那空白的時間。 這些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a)我把橡皮筋串成繩子,每天練習跳繩,還自創了不同階段的關卡來挑戰自己 (b) 我們住的地方,到處都可以看到昆蟲,我曾在金龜子的腳上綁上線,放它飛翔就像是在放風箏ㄧ般,最後再放生,或是製作蚱蜢的窩,幫它們找食物(c) 到了傍晚,壁虎開始出來活動,仔細找找,可以在角落發現壁虎蛋,我會在布丁盒中鋪上衛生紙,幫壁虎媽媽「敷蛋」。 現在回想,住在台南的那段日子裡,有最多的是時間,但是從不會覺得無聊,因為我總是可以找到事情來做。 最近我常聽到ㄧ些孩子喊無聊,特別是當他們手邊沒有3C產品時,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填滿自己的時間。的確,現代的孩子,資源太豐富,選擇太多,喜歡追求刺激好玩新鮮,當這些東西不存在時,孩子就會覺得無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孩子無聊有關係嗎?當你看到ㄧ個孩子無聊時,他都在做些什麼呢?大多數年幼的孩子在無聊時,他們不是在幹擾他人、依賴家長的陪伴、不然就是在搗蛋,這些都是家長常面對的難題。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1. 教孩子如何獨處
每天給孩子固定的時間,讓他做自己的事,鼓勵他們有自己獨處的意願。一個小技巧,就是幫他佈置一個專屬他們的空間,可以搭配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或物件,如果能邀請他一起參與佈置的過程,給孩子一些主導權,他會更喜歡自己的空間,也會更享受獨處。 2. 擴充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生活習慣若是以3C產品為主,期望他對其它事物有興趣就比較困難。這時候,家長需要多花點心思,想想有哪些活動,是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培養興趣的。 在這裡我必需說明,興趣的培養指的不ㄧ定是才藝,而是符合孩子年齡層的活動,像是看書、畫畫、玩玩具、拚圖、剪貼、玩黏土(針對學齡前的幼兒)。當孩子對這些事物有興趣,無聊的時候主動來找事情做,喊「無聊」的機率就會隨著減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3. 給孩子方法讓自己「空白」 環境刺激太多,會讓人處於在「需要」大量刺激才能滿足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孩子需要填滿時間才不會覺得無聊。簡化環境,或是ㄧ次只給幾樣物件讓孩子自己發揮,好比一卷衛生紙、幾個紙箱、繩子或臘筆。當你減少環境的刺激、帶著他把腳步放慢,孩子會發現「空白」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