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劄要和夫人合辦一所專為美國窮人家庭開放的私立學校,致力於“把健康與教育緊密相連”,不讓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健康與疾病而輸在“起跑線”上。  最近,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可以說是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出盡了風頭。先是9月,他在美國與到訪的習主席用中文互動,後來10月,他又在清華大學用中文演講,可以說最近這位“小紮老師”在中國特別火。 而這幾天,紮克伯格在美國也成了眾多媒體報道的主角,因為,他和妻子共同開辦了一所學校。 在美國,有錢人做慈善贊助教育既是傳統也是時尚,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都在教育䷵慷慨解囊。作為全球億聽嬅豪榜上前20名中最年輕的一位,31歲的紮克伯格自然也不會落在人後。不過這一次媒體之所以感興趣,是因為紮克伯格夫婦不是單純地出錢資助,而是親力親為,不假他人之手,按照自己的理念,辦一所前所未有的學校。 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這所學校有什麼獨特之處 由紮克伯格夫婦出資辦的學校自然是一所私立學校。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美國,私立學校收費昂貴,大多面向中產或上流社會家庭。而這所學校卻開設在加利福尼亞州位於“Facebook”公司總部6公裏處的東帕羅奧圖市,一個以犯罪、黑幫和貧困出名的地區。學校將招收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額孩子,而且,全部免費! 不僅如此,如紮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頁面上寫的,“這將是一座新型學校,它將為學生提供教育和醫療雙重服務。” 這個學校明年開始招收4歲的幼兒班,以後每年招生,將一直開設到12年級,容納差不多700名學生。 學校最特別之處是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出生之前就可以搶先“入學”,學校將為這些家庭提供產前支持和關懷。此舉可以說是為學生提供從出生到18歲高中畢業的全面的教育和醫療保障。
小劄曾經的教育善舉,換來的卻是教育改革的失敗 儘管Facebook公司的歷史才有11年,紮克伯格在教育上的善舉卻已經非常令人矚目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010年,他為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的公立學校捐助了1億美元,2013年又宣佈5年內援助舊金山灣區低收入社區學校1.2億美元。 然而,這些大手筆的捐助並不總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不久前,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看紐瓦克的學校是如何揮霍掉紮克伯格的一億元捐款的”,文章介紹,由於當地的官僚體係和教師工會的幹擾,由紮克伯格钜資贊助的紐瓦克市學校教育改革計劃沒能得到執行。5年後的今天,那裡的學生成績不升反降,可以說教育改革失敗了。 這樣的失敗並沒有打消紮克伯格夫婦對教育的關注和熱情,這次開辦學校,他們是把自己的金錢和教育理念結合起來為社會服務。他們的教育理念就像紮克伯格所說的“把健康與教育緊密相連”,不讓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健康與疾病的困擾而輸在“起跑線”上。  紮克伯格夫婦為什麼對教育情有獨鍾? 作為網絡時代的商業成功典範,紮克伯格夫婦為什麼對教育情有獨鍾?這也許是來自他們原生家庭的“基因”吧。紮克伯格出生於猶太家庭,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是一名華裔。 在美國華裔和猶太裔這兩個族裔的家庭都以重視子女教育聞名。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紮克伯格的妻子,儘管億萬富豪做善事大多是夫唱婦隨,可是這次開辦學校從設想籌備到具體執行都是普莉希拉親自擔綱。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今年30歲的普莉希拉出生於波士頓一個華裔家庭,她的父母是70年代從越南來到美國的難民,在波士頓經營中餐館。 儘管生活勞累辛苦,可是他們始終重視孩子的教育。身為長女的普莉希拉從小懂事自強,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和表現被哈佛大學錄取。在哈佛她與紮克伯格相識並相愛。 哈佛畢業後,儘管當時紮克伯格的事業已經開始起飛,可是普莉希拉依舊堅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做了一年小學老師後,她進入醫學院,畢業後成了一名兒科醫生。 曾經有人評論說像普莉希拉這樣的億萬富豪的太太讀醫學院是一種教育資源浪費,因為長遠看她們不可能做全職醫生。可是普莉希拉的家庭出身、名校教育、小學老師和兒科醫生的職業經歷,每一部分都成了這次創辦學校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作為畢業於名校的第二代移民,她深知教育對一個人命運改變的重要性;作為曾經的小學老師和兒科醫生,她深知低收入家庭兒童在學校面臨的問題。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說,她的親身經歷促使她“尋找更好的關心和教育孩子的辦法。” 正因為如此,她從一年多以前就開始與當地社區聯繫,籌劃準備,著手按自己的理念辦一所集教育與醫療保健為一體的新型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健康地享受到免費的優質教育。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普莉希拉與紮克伯格結婚時,有人稱她是“最幸運的新娘”,可是婚後,普莉希拉並沒有安於做個闊太太,紮克伯格每一次大手筆的慈善捐助背後都有她的支持。這一次開辦學校,普莉希拉可以說找到了把生活裡的“幸運”和自己的理想與學識相結合的最佳途徑。  積重難返的美國公立教育,也堅定了他們辦學的決心 紮克伯格夫婦創辦學校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除了他們自身的名人效應外,還因為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期待他們的辦學嘗試能夠探索出一些解決之道。 美國公立中小學為民眾提供免費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主體。雖說是公立,可是各地學校差異巨大。因為公立學校的經費來源以所在地的房地產稅為主,所以高收入居民區的學校富得流油,而貧困區的學校則捉襟見肘。 經濟實力的不同,造成的不僅是師資水平和學校設施的天差地別,在低收入新移民和黑人聚居的校區,學校裡酗酒吸毒和暴力欺淩都不是新聞,有的地方校內的秩序甚至不得不靠拎著手銬的校警來回巡視來維持。 而美國公立教育係統的另一個弊端是存在著一個強悍的教師工會,因此公立學校幾乎不能開除老師,學校也幾乎不可能根據老師的表現漲工資或者扣工資,沒有什麼硬性指標來衡量一個老師的教學質量。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數據,2015年美國高中畢業率為81%。流失的學生多為新移民、墨西哥裔和黑人,美國黑人高中畢業率僅有68%。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公立學校係統的問題可以說是積重難返。這一次,紮克伯克夫婦創辦的私立學校沒有把辦學宗旨定在培養天才資優生和高科技產業後備軍上,而是面向在教育資源分配中的弱勢群體,希望通過獨特的學校教育模式,讓那些從一出生就註定是社會底層的孩子有機會有不同的人生。 可以說,這種辦學的實踐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花錢過程,它是一個有益的實驗,是私人資金甩開公立學校的官僚體係,走一條獨立辦學、結合扶貧與教育之路。 如果這條路能走通,可能會有更多的富豪願意效仿開辦這種扶貧性質的私立學校,從而為慈善帶來一種新的做法和思路。 從這個角度看,紮克伯格夫婦的辦學之舉有點示範意味,所以人們在關注的同時更希望他們能夠成功。  紮克伯格夫婦雖是世界級的億萬富豪,可是他們生活低調,不好奢華。行事低調的一對小劄夫婦,引領慈善邁出超前一步 他們在facebook上市後第二天舉行的婚禮簡單樸素,地點在自己房子的後院,來賓不到一百人,吃的是小飯店送的餐。當時曾有人嘲笑身為猶太人的紮克伯格小氣。可是近年來他們多次被評為年度最慷慨的慈善家。 這一次辦學,他們更是把自己的理想和理念付諸行動。可以說,與單純的出錢贊助,甚至是出錢買名的慈善行為相比,年輕的紮克伯格夫婦又向前超越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