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
意思是告訴我們:
一個人可以很善良,但不能太善良。
沒有底線的善良,就意味著要傷害自己。
太過善良的人和重感情的人,容易心軟。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惡意,
但我們不能保證,這個世界不存在惡意。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人不能總是心太軟,該狠還得狠。
心軟是慈悲,但是不能讓自己卑微。
1
無原則的心軟,只會讓別人得寸進尺
不少人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時候別人請你幫忙,雖然有些難處,
但是心軟的你,還是答應下來了。
辛辛苦苦完成後,可能頭一兩次還會表示謝意,
但是時間長了,就連一聲謝謝也沒有,
覺得這個事就應該你做。
如果你處理的沒有問題,
他們覺得你應當應分;
如果你偶有閃失,處理的不是那麼完美,
他們就會覺得你怎麼如此怠慢。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儘管你一直都是在幫忙,可是,
卻幫出意見,幫出仇人來了。
在農村,老人常說:“升米恩,鬥米仇”,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當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
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
但是,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麵,時間久了,
你的一碗米不夠,二碗不夠,三碗四碗還是堵不住他的口,
盡心竭力也是杯水車薪,反倒容易反目成仇。
電影《教父》裡有這麼一句話: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
很多人感覺心軟是一種善良,
而事實上,心軟是一種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人需要保持一顆善心是沒有錯,
但不是對誰都好都沒有底線。
你沒有底線,別人就沒有原則,
當善良失去原則的時候,就助長了惡。
正如白岩松所說:
“為什麼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一回事兒,
因為你太好說話。
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
什麼東西,一要你就給。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你成功塑造了一個毫無原則的自我,
既然你沒有了原則,
人家對你自然就沒有了底線。
”
2
心軟要有底線,善良要有鋒芒
一個學生問孔子,如果別人打我了,
我“以德報怨”,好不好?
孔子回答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
孔子答案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也就是說,做人,不能心太軟,需要外圓內方。
方,是立世之本,圓,是處世之道。
內方,就是做事要有原則,外圓,就是處世圓融。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你可以在表麵給人如沐春風,
沒有棱角的感覺,但是內心一定是有棱有角
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凡事有個底線。
如果對方一再觸碰到底線,就必須要展現自己的鋒芒。
三毛曾在《西風不相識》裡講了出國留學時的一段經歷:
出國在異地他鄉,三毛為了和室友們搞好關係,
經常主動幫舍友做事。
慢慢地,
在室友眼裡,她主動幫忙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有一次她沒有幫室友做事,反倒被室友責備:
“三毛,關窗,你要凍死我們嗎?”
這次,她終於決定反擊。
她心想:
“這個宿舍,我盡的義務太多,現在豁出去,
給它來個孫悟空大鬧天宮,大不了,我滾,也不是死罪。
”
奇怪的是,反抗後,她沒有滾,
她沒有道歉,她任著性子做事,
那些習慣享受三毛的忍讓和付出的人,
對待她的態度反而柔和了很多。
用了她的東西,會及時歸還,會給她打水,
吃飯的時候也會幫她買一份。
作家餘華說:
“當我們凶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
心軟要有底線,善良要有鋒芒,
有分寸的付出,
才能讓人與人的關係,對等而舒服。
3
你的心軟,應該有邊界
做人,當然可以善良,也可以心軟,
但這都應該以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為底線和原則。
所以,邊界在於,
你的善良和心軟只配給那些懂得感恩,
對你好的人。
那些只想利用你,
傷害你的人,不配你的仁慈。
邊界還在於,幫助別人要有限度,
不讓自己為難,不讓對方難堪。
心太軟的人,往往有一種心理,
寧願委屈自己,也會對別人有求必應,
拒絕別人會有一種愧疚感。
很多時候,要學會拒絕
學會告別負罪感。
不合理的請求拒絕就好,
做不到的要求就不要給自己壓力,
傷害你的人就不必去理會他。
我們不去做一個傷害別人的人,
但也絕不做默默吃虧和忍讓的濫好人。
餘生,請先將最柔軟的心留給自己和最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