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刀殺人」是我國兵法奇書《三十六計》的第三計,原計為「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意思是說,敵方已經明確,而盟友的態度還未明朗,要誘使盟友去消滅敵人,不必自己付出代價。
中醫在運用借刀殺人這一策略時,不直接針對病邪治療,而是通過間接法達到治療目的,如「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陰病治陽」是指陽氣虛而出現寒證時,治療用辛熱散寒法但療效不佳,就應該用補陽法治療,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病治陰」就是指當陰虛出現一派熱象時,治療用苦寒泄熱法也退不了熱,應該用補陰法治療,如「壯水之主,以製陽光」。以「壯水之主,以製陽光」為例,出現陰虛發熱時,用苦寒瀉火法治療則陰更傷、熱更甚;此時不應該直接「製陽光」,應該間接地補陰「壯水」,陰液充足則熱自除、「陽光」被製。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在此處,陰為「盟友」,輔助盟友(充足的陰液),並「引之殺敵」(製約虛熱),沒有直接治熱證,也達到了治病目的(「製陽光」) 。
借刀殺人可以引申為不直接針對病邪治療,通過調動機體的其他功能來消除病邪,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是指治療內風、外風引起的疾病時,先給予活血、涼血或補血法,血行通暢則內風、外風自然熄滅,即藉通暢之血驅趕風邪。「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意思就是對濕熱下痢、裡急後重者,單純用清熱燥濕之法,很難治好病, 可以配合行血調氣法,使氣行血活、積滯得下,則膿血、後重自除。
「借刀殺人」還可以理解為不用藥物治療,藉助其他手段治療,如情誌療法。在《範進中舉》中,範進中舉後喜極而癲,因屠夫掌摑而醒,正是藉助「恐勝喜」的情誌療法,不用藥物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