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寶,許多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從小就在食衣住行方面進行早期教育,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從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就能落實早期教育,例如,父母最常在意的如廁訓練、用餐習慣的建立,都屬於早期教育的範圍,只要在正確的階段刺激孩子大腦發展,就能幫助寶寶建立規律、專注、正向、適應、獨立等5大特質。
父母在早期教育方面,卻有6大育兒迷思。
1.寶寶愈抱愈愛哭?
擁抱,是對小小孩傳遞愛的語言,刻意不抱哭鬧的孩子的訓練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情緒障礙及喪失安全感,甚至跟長大之後,產生不信任、猜疑及易怒的性格有關。
2.早點練如廁,尿布戒得快?
2歲前就想完全戒尿布,孩子反而變得更焦慮。
兒童發展研究上一致發現,早點開始練習如廁,並不會讓孩子比較早學會。
3.副食品,加了鹽,讓孩子未來重口味?
食物中的鹽,或外加一些鹽,或做一些調味,可以減緩孩子的厭食期,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飲食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若想要不加鹽,應用科學的方式觀察孩子的反應,適當的調整。
4.活動量大,就是因為常常帶出去?
0~3歲是感官運動的發展期,尤其到了2歲後,孩子活動量變高,前庭覺刺激越來越重要(控製情緒/語言/協調等發展的關鍵感覺),如果沒有滿足孩子動的需求,孩子反而不能乖乖的坐下來學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發生率逐年升高(5%~8%)的原因,有部分也與幼兒時期,讓孩子太大量的操作與認知學習,而忽略身體的運動與活動有關。
5.不喝奶孩子就會營養不均衡?
不喝奶不會營養不均衡,多喝奶,反而會與過敏與過動現像有關。
例如有些孩子虛胖、動作發展遲緩,與他是否過度喝奶的飲食行為有關。
6.手冰冰,就要幫孩子加衣服?
頸後才是正確觀察孩子的體溫的位置,這跟汗腺的發展有關。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家長一直加衣服或被子,反而容易讓孩子睡不好,情緒也變得很糟。
附:嬰兒身高體重頭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