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第兩胎的肚子明顯比第一胎大很多~胎兒很健康,當媽的當然很欣慰;且體重也很夠分量也是為母的驕傲,但產後君君看著自己的肚皮,整個就是回不去的感覺,看著以前的照片,不免感嘆:難道一切只能回憶?」 先前介紹了妊娠紋形成的原因與預防的對策,但高達八成的孕婦或多或少無可避免仍然會產生妊娠紋,因此接下來如何治療已經形成的妊娠紋,就成為眾媽咪最關心的事。 妊娠紋屬於一種萎縮性的疤痕,剛發生時呈現紅色至紫色較為腫脹的紋路稱為紅紋(striae rubrae),經過數年後會漸漸轉變為白色萎縮的外觀稱做白紋(striae albae)。許多臨床研究顯示,若能及早在紅紋的階段就進行積極的治療,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推測可能是在此階段血管擴張、發炎反應持續,疤痕處於較為活性的狀態,因此對於治療所產生的膠原重組反應(collagen remodeling)也較佳。以下就現今各種對於妊娠紋的各種治療方式做介紹。 1.外用含有A酸衍生物(A酸、A醇、A醛)的製劑 外用A酸衍生物被證實在皮膚中可以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合成而增加真皮的厚度,但因具有致畸胎性,建議產後才開始使用。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如果及早在產後妊娠紋仍處於紅紋階段時使用,能達到最大的效果。若是到後期變成萎縮性的白紋才使用,則效果無法預期。2.中度化學換膚療程:70%甘醇酸GCA或35%三氯醋酸TCA 目的也是在於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合成,在紅紋與白紋的時期都被證實是有效的。但因為在亞洲人種常造成明顯的發炎後色素沉積,因此較少被應用。 3. 飛梭雷射:汽化型與非汽化型 飛梭雷射就是所謂分段式換膚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的概念,亦即每次治療只造成小部分的組織破壞,藉由傷口癒合的反應增加真皮內膠原蛋白的合成進而改善妊娠紋。有研究去比較汽化型與非汽化型雷射,發現術後的效果沒有差異,但是因為汽化型的飛梭雷射會造成真正的開放性微小傷口,在術後照護上要更為費心;傷口癒合後的色素沉積比例亦較為高,因此要特別謹慎小心。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Photo/KEYWAY 4.電波射頻類設備 Radiofrequency 一般而言,電波設備穿透組織的深度比飛梭雷射要深,而良好的冷卻係統能將對表皮的影響降到最低,使能量穿透至真皮與皮下組織,因此較不用擔心術後反黑的問題。除了藉由電磁波的熱效應,促進真皮組織內膠原蛋白的新生,對於皮下脂肪也會有收縮的效果。若合併有局部脂肪堆積、橘皮、鬆弛等問題,電波治療是很好的選擇。 Photo/KEYWAY 5.微針/飛針治療 Microneedle therapy 利用微小細針快速地在患處造成單純的物理性穿刺傷口,並搭配生長因子或其他能幫助傷口癒合的製劑(例如: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平均四次的治療能夠讓80%患者達到滿意及非常滿意的結果,因此目前是治療妊娠紋的首選。以下提供在祈約美醫兩個案例的術前術後對比照。 第一個案例是產後仍處於紅紋的階段,經過兩次的微針治療後,顏色明顯淡化許多。 Photo/KEYWAY 第二個案例是已在較為後期的白紋,同時還有脂肪囤積以及皮膚鬆弛的問題,因此合併一次電波射頻治療與兩次微針治療,可以看到情況也明顯改善。 Photo/KEYWAY 6.生物刺激性植入劑: 舒顏萃Sculptra、少女針Ellanse 有些醫師開始嘗試使用一些較新式的植入劑,藉由組織反應刺激膠原蛋白大量新生,以改善皮膚萎縮的部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因為產品在妊娠紋上的應用經驗尚未足夠,因此後續的觀察追蹤就變得非常重要。最後要特別提醒的是,並非所有的妊娠紋對以上的治療都有很好的反應。另外,因妊娠紋本身已是一種萎縮性疤痕,各種的治療都可能無法將其完全恢復至正常的外觀,執行的醫師必須在術前就與患者溝通清楚,以免因認知上的差距而產生不愉快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