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媽媽想必都聽到過很多這樣的說法: “聽說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要聰明,這是真的嗎?”
“那種可能性的確很大。但您也沒有必要有心理負擔,相反的情況也有很多。”
不過,小編其實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為什麼同一個肚子裡生出來的兩個孩子,性格和智力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IQ情況。美國一位叫pomeranz的學者進行的調查非常有趣。他對一共43000名參與實驗者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IQ普遍比第二個孩子高3.28。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但是,這僅僅是調查IQ的資料罷了。最後誰能進更好的大學、誰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誰可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等等卻是完全未知的變數。
關於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聰明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生第二胎的時候,夫妻兩人的生殖機能已經有了不小的退步。如果說旺盛的精子和卵子可以生出聰明的孩子,那我們就不難理解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聰明的原因了。
我曾經在一本幼兒月刊上看過一則有趣的記事。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對一流大學的100名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比例最大。最有趣的是,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5%是通過自然分娩誕生在這個世上的(話雖如此,但也沒有必要為了IQ而不進行剖腹產,尤其是在有必要進行剖腹產的時候)。
第二,剛一生出來,第一個孩子就有機會接受父母集中性的教育。最近最常見的幼兒教育都是從三歲左右開始的。這個時期是除了胎兒時期之外,人類大腦最為發達的時期。因此,第一個孩子就算生下來時不太聰明,也有機會彌補。
與此相比,第二個孩子就比較缺少從父母那裡得到深化教育的機會。在那些儒教傳統影響很深(當然,現在已經很罕見了)的家庭裡,第一個孩子對教育機會也有優先權。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此,過去有很多聰明的老二因為家庭貧困的原因,為了保障老大的學業而被迫放棄了學習。
另外,第二個孩子就算在出生後接受和老大一樣的教育,事實上也會和老大有所區別的。因此在教育機會和待遇上,第二個孩子都只能期待於第二次機會。
出生臺階效應:老大最聰明
在研究出生順序對於家庭裡的孩子們的影響時,人們發現,常常是哥哥姐姐們表現得更出色一些。
今年6月,一批挪威研究人員發表的報告顯示,在同一個家庭中,頭生子女比下一個平均智商要高3個百分點。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要帶領和看護弟弟妹妹們。
來自菲律賓的調查也顯示,與先出生的哥哥姐姐們相比,後出生的孩子在身高體重方面都處於劣勢,他們受到的關注也較少。不過,這卻使他們養成了自由開朗的性格。弟弟妹妹們由此更富於挑戰和拚搏精神,因為他們要盡力扭轉“重大輕小”的局面。
面對年長孩子們的“高壓政策”,年幼的也自有其“殺手鐧”———他們更會利用自己的幼小可愛和機智幽默。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人格測試顯示,先出生的孩子有更高的忍耐包容能力,而後出生的孩子則更擅長與人相處。
但出生臺階理論終歸不是萬能的,家庭狀況、子女數目等等情況都會影響這個理論的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