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參加了一次微型同學聚會。餐桌上觥籌交錯,懷舊與吹牛齊飛,勾搭共試探一色。一個女人說:“當年我們玩得那麼好,你還記得嗎?” 她坐在對面,肉球球的手指著我。 我看了她一會兒,沒有太大印象,只記得曾經同學一年,交情多深,真的忘了,但依稀仿佛應該是吧。 我說,嗯,對。 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沒有工作,在鎮子裏終年串門打麻將,與人交談時,言語裏總夾雜著N種生殖器名稱。 “那時候,我和你和XX是玩得最好的,吃飯在一起,睡覺在一起......” 記憶的毛玻璃漸漸拂去浮塵,我看到了往昔。夏天的夜,我們下了晚自習,走了十裏山路,到村落裏的她家,拿了點物什,吃了點紅薯,又原路返回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月光照得路面清清白白,四野寂靜,螢蟲起伏,我們想到一生。 “一輩子都要做好朋友!” “嗯,一輩子。”
一輩子的盡頭,原來就是畢業。 從此,她撲入她的花花世界,我跌入我的滾滾紅塵,她關心她的柴米油鹽,我在意我的喜樂悲歡。道不同不相為謀,而疏離就此開始。 在《親愛的安德烈》裏,龍應臺對兒子說: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人變得成熟、自覺以後,逐漸會意識到自己是誰,餘生想獲得什麼,並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哪些朋友值得全力關注,哪些只是在消耗精力。 這種篩選過程有個學名,叫社會情緒選擇理論。 你將一個朋友拉入黑名單,必然也將另一個人“通過好友申請”。 你被一個朋友圈“好走,不送”,也代表著被另一個朋友圈“歡迎光臨”。 生活的不同,環境的差異,思想觀念與生活態度的天壤之別,都會讓故友作鳥獸四散。 這一點,看似殘酷,但避無可避,也無需避。 張愛玲在香港大學與炎櫻結識,後來要好,幾乎要被懷疑同性戀。 張愛玲的書中插畫,多由炎櫻創作著色,照片拍攝者,亦多為她。和平年代,她們談學業、服裝、食物、氣短情長以及亂七八糟,戰爭來臨時,則一起避戰火。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944年8月,胡蘭成與第二任妻子離婚,與張愛玲結婚。炎櫻是證婚人。 可惜,青春的水花沖開以後,湍急的時間裏,只看得到有去無回的人。 年長後,她們逐漸疏離,後來斷交,幾乎老死不相往來。一個在美國孤獨度日,一個在日本快意人生。 炎櫻曾在信裏問,為什麼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張愛玲說: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這使我想到一個專欄作家,他說,有一回,他被拉入一個初中同學群,發現完全適應不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終日在群裏轉發謠言、養生文、《十招讓男人徹底愛上你》……以及對mao的狂熱吹捧。 他試圖告訴大家,謠言何以為謠言,中醫養生不可全信,十招讓男人愛上一個女人只是可笑的花招,而信mao者最好看一下某書、某文以及某紀錄片。 如是幾天,他收到提示:你被踢出群聊。 他無奈,感嘆說,年少時的朋友,只適合懷念。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推此及彼。因恩情而結緣的人,也只適合報恩;一起喝酒、K歌、泡吧、約P的人,也只適合享樂偷歡。 真正的朋友,資源、地位、見識一定相當。即便有些友誼,看起來超越階級,但觀念的水位,也一定是相近的。朋友是分享觀點的人,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 後來,張愛玲與鄺文美結為至交。鄺文美是翻譯家,也是作家、評論家宋淇的夫人,學識過人,德行亦然。宋美齡曾邀鄺文美當她的私人秘書,被鄺文美婉拒。張愛玲說,“我向來見到有才德的女人總拿Mae比一比,沒一個有點及得上她的。” 1995年,張愛玲在洛杉磯去世,死前留下簡單的遺囑,只有三條,第一就是:我去世後,我將我擁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給宋淇夫婦。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情義之篤,信任之切,堪稱友情的模範教本。 回歸於當下。 在各種社交媒體中,隨處可見如何挽回友情的求助,故友不再的哀嘆,一個個的?,一個個的!,遍及視界。 我理解這種失意,也嘗過友盡的酸楚灰心,亦覺得,曾經親密的人際關係之所以終結,究其根本,是我們都看清了,那條從前微弱但後來寬深的溝。觀念的溝。 只看真人秀與抗日神劇的人,與閱讀阿倫特卡夫卡的人,自然難以走到一起; 沉迷於麻將的人,與一個周遊世界的人,自然難以成為朋友; 在政府部門終年跪舔、作惡的人,與一個民主戰士,自然沒有共同語言。 ...... 所以,友誼走至末路的時候,不要強求,不要刻舟求劍,不要水中撈月,不要以舊日情意來挽回,不要口出惡言。 只需坦然承認:它結束了。 然後,麻友繼續去尋覓牌友,嫖客去和渣男結盟,書迷與影迷成為至交,環遊世界的驢友去遇見留學生,哈佛MBA去結交耶魯法學院碩士,伯牙和子期惺惺相惜,謝耳朵與萊納德互爆互炸,小S和範瑋琪、阿雅、吳佩慈等女明星組成姐妹淘。 如果你說,我還是沒有朋友,怎麼辦呢? 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說過: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越是沒有底線的人,“朋友”越多。“這是我朋友,那是我朋友,哦,他呀,我也認識,我朋友”。 越是自我尊重的人,越慎重認領朋友。因為他知道,一來雙方都要有這份情感認知,二來智識與德行一定相當。 真正的知己可遇而不可求,或許終其一生,我們也遇見不了鄺文美,遇見不了子期,遇見不了萊納德。這真是遺憾。 但在遺憾之前,你一定要問一句自己:那些明亮的人,如果與你相遇,你是否有與之相匹配的分量?不至於成為廉價的信徒(也必成為廉價的叛徒),而是終生的至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