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

據《中國中醫藥報》,北宋年間的大文學家蘇軾,一生坎坷,特別是當年被貶到廣東惠州邊遠地區後,由於嚴重的精神創傷和生活驟變,使他形容憔悴,陡見衰老,未滿60歲已鬚髮變白、牙根動搖、老態龍鍾了。
為了健康,他接受一位名醫勸告,堅持早晚梳頭三四百遍。僅半年多時間,就逐漸從精神壓抑和體能衰弱中恢復過來,身健心朗,麵色紅潤,前後判若兩人!
因此,他在「步月梳髮詩」中寫道:「羽蟲見月爭翩翻,我亦散發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大意是:在皎潔的月光下,秋蟲翩翩起舞,我站在空曠的軒閣上,散開長發頻頻梳理,梳得頭腦清醒,筋骨越來越強健,頭髮也長得更茂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常梳頭,好處多!
1、防中風
俗話說:「梳頭十分鐘,預防腦中風」, 老年人多氣血虛弱,脈絡淤阻,以致大腦失養,發為中風,經常梳頭刺激頭部經絡和穴位,能使頭部毛孔張開、排泄,從而疏通經絡,活血行氣,疏經通絡,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2、改善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多和記憶力減退、失眠聯繫在一起,需要安神養血、寧心調氣。而每天早晚梳頭,以頭頂為主向兩側分梳,或者從後向前梳,可以疏通頭上的陽經,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3、緩解頸椎病
每天梳刮頭頸部相關穴位能夠疏通穴位,減輕、甚至消除頸椎病的疼痛感。
4、防健忘
用梳子對頭部穴位和經脈進行按摩與刺激,會起到疏通經絡、醒腦提神等多種作用。梳頭可以促使經脈通暢,活血行氣,大腦就聰明,不易退化。
5、改善發質
頭髮分叉的話,千萬別忽視睡覺前梳頭,許多人只顧睡前洗臉、洗澡,卻忘了刷去頭髮上的灰塵,頭髮所沾的汙垢會加重分叉的程度。
梳頭從頭皮梳向發端,將頭皮中的天然油脂帶到發端,使頭髮的發梢獲得營養,從而改善頭髮分叉的情況。

怎麼梳?
1、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三國魏末時期的玄學家嵇康在《論》則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在春季三個月裏,每天清晨起來,應養成梳理頭髮的習慣,有利健體養生。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梳齒不要太銳、太密,梳頭速度不能太快,以減少牽拉頭髮,保護頭皮。
2、兩個時間段
1.每晚睡眠之前,利用5~10分鐘,梳一梳頭(以頭表能產生微熱最好),既可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又能安然入睡、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
2.在早晨起床後,同樣用5~10分鐘,梳一梳頭,既可使精神煥發,又能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一天。
|